-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要闻
针对此前“滴滴青桔即将完成一笔6亿美元B轮融资,同时获得银行超4亿美元的授信额度”的传闻,青桔单车方面今日确认了即将完成融资的消息,但对于融资金额及投资方等细节未予透露。
青桔方面表示,“感谢大家对青桔的关注,青桔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让轻出行连接美好生活”的使命,致力于为大众提供高效、普惠的中短途出行方案。希望此次引入外部资本后,青桔能够继续为用户和城市提供更易管理、更安全、更智能的出行产品,并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探索共享两轮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公开资料表示,青桔2020年4月完成一轮由君联资本、软银投资的10亿美元融资。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要闻
港股收市前,小米的重磅消息在朋友圈刷了屏。
根据“晚点LatePost”消息,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有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受此消息影响,小米集团港股尾盘放量拉升,涨幅一度扩大至12 %,市值超过8100亿港元,秒涨近900亿,而早盘小米集团一度大跌4%。截至收盘,仍大幅上涨6.42%。
不过小米集团关于最新造车传闻回应称,“等等看看,暂时没有”,更多信息暂不予回应。
// 小米在电动车领域早已布局 //
作为一家以手机起家的互联网公司,在成立的10年中,被“造车”传闻围绕的时间占据了五分之三,最早甚至可追溯到2014年。
尽管这些传闻后来都被官方一一否定,但其激起的无限遐想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外界对小米的期待。
数据显示,2月19日,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公开一项名为“共享交通工具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12381464A,申请日期为2020年12月。
该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涉及一种共享交通工具的调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共享交通工具的调度方法应用于共享交通工具,所述共享交通工具安装有摄像装置,为电驱动且具有自平衡能力,可实现共享交通工具的自主调度,提升共享交通工具的智能化。
此前,在2020年12月末,网传小米将联合比亚迪推新车。不过,该消息很快就被小米公关辟谣:小米没有造车计划。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回应称:假的。
事实上,小米真身虽未直接造车,但小米的资本已在造车途中。
2015年蔚来获得的第一批投资中,其中一份来自雷军的顺为资本;顺为投资了小鹏汽车的A1轮和C轮,小鹏于2019年11月进行的4亿美元C轮融资中,小米通过旗下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Fast Pace Limited公司投资了5000万美元。
研发投入上,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告系统中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小米从2015年起陆续申请了汽车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行驶和行车安全等汽车方向的发明专利。
具体业务上,小米此前已公开的发力点是物联网大版图里的车联网车载服务系统。2019年6月,小米宣布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推动旗下虚拟语音助手小爱同学进入汽车人机交互系统。两个月后,小米 MIUI负责人又在 “MIUI 负责人在线” 活动中表示,正在考虑研发基于 MIUI 的车载服务系统。到2020年6月,小米进一步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
2020年,小米继续拉近和汽车行业的关系,战略投资车联网企业上海博泰(Pateo),与梅赛德斯—AMG F1车队合作推出特别版小米米家电动滑板车Pro 2,小米10至尊纪念版将携手梅赛德斯—奔驰SUV等。
// 新能源车成新风口 //
要说近年来的热词,“造车”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这得益于新能源车发展如火如荼。
根据中国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高起步。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15.8万辆,同比增长281.4%,环比下跌23.9%;批发销量16.8万辆,同比+290.6%,环比增长20.5%。其中造车新势力对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同比增幅贡献较大,蔚来汽车1月销量7225辆,同比增长352.1%,理想汽车销量5379辆,同比、增长355.8%,小鹏汽车销量6015辆,同比增长高达470%。比亚迪1月新能源车型销量19871辆,同比增长183.1%。
而再回顾过去的一年,新能源汽车急速狂飙,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比2019年同期增长36%,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6万,同比去年的120万增长13%,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这就意味着,即使整体的汽车销量不再增长,按照2019年的销售规模计算,新能源汽车2025年的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万辆,是目前的5倍左右。
此外,无论是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2020年4月,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年底,并提前明确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幅度;7月,工信部等组织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 分析师看涨特斯拉股价到1000美元上方 //
去年以来,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们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狂欢。飙升的股价、狂奔的市值,资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概念股的青睐可见一斑。
1月28日,特斯拉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业绩。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四季度,特斯拉连续六个季度实现盈利,并实现了自成立以来的首个“盈利年”。
在资本市场上,特斯拉市值达到了8000亿美金。几乎是此前长期霸居全球车企市值榜首的丰田汽车(2100亿美元左右)的四倍。马斯克曾经公开表示,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苹果公司。
在2020年,特斯拉股票上涨了743%,登顶全球第一大市值汽车公司。该公司CEO马斯克也凭借大涨的股票,一度成为世界首富。但与此同时,特斯拉在美股一直是被做空最多的标的,其被做空的合约加起来比排在它后面几名之和都多。
阿格斯研究公司(Argus Research)已经提高了特斯拉的目标价格提升到1010美元/股。分析师比尔•塞莱斯基认为,该公司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并明显领先其竞争对手。美国的政治变革将成为特斯拉的逆风,中国市场将大有发展的机会。
作为中国的造车新势力,蔚来的总市值也一度超越大众集团位居全球第三,股价同比增长超过1800%;小鹏、理想也纷纷冲进前二十。
// 科技巨头群起造车 //
新能源车惊人的爆发,让巨头们都把目光扫向了新能源汽车。
有意思的是,目前国内外四大手机巨头都以不同方式纷纷尝试杀入汽车领域,从苹果、三星,到华为、小米。
互联网巨头也青睐有加,阿里、腾讯、百度等以各种方式切入了赛道。
早前,曾有消息传出称苹果将选择与现代汽车合作,但近日又消息称双方合作已“告吹”。两家公司本来预计在3月份前签署合作协议,现代汽车将在2024年开始生产苹果研发的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但随后又撤回这项声明,宣布未曾与苹果联手造车。
尽管苹果方面未对这类报道进行过相关置评,但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则坚决驳斥了有关重新启动苹果汽车项目的传言,主要原因是担心有损品牌自主价值。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分别表示不会参与苹果汽车项目,苹果汽车项目的落地又变得扑朔迷离。
在传出苹果将和现代的合作告吹,日产汽车曾表示有兴趣参与苹果汽车项目。据最新报道,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在近日举行的财报电话会议中回答一个关于与苹果潜在合作的问题时称:“随着科技重塑汽车行业,我们需要采取新的举措,并通过伙伴关系和合作,与经验丰富的公司合作。”
另有消息显示,宝马、麦格纳、通用汽车、Stellantis集团、大众汽车都是苹果汽车潜在的合作伙伴。有机构分析,如果苹果和现代汽车合作真的失败了,大众或将成为苹果的主要候选,在该机构看来,大众汽车推出的模块化电动车平台MEB(Modular Electric Drive Matrix)是可以轻易整合新型无人驾驶汽车模型的设计框架。
2021年1月11日,百度丢出重磅消息,官宣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面向乘用车市场。
2021年1月13日,吉利控股与富士康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而双方合作的目的是为全球汽车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及定制顾问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汽车整车或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生态系统和电动车全产业链全流程等。
2020年1月北美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索尼官方正式发布旗下首款纯电动概念车型——VISION-S,该车展示了索尼在汽车智能化方面的技术,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7月26日,索尼中国官方微博发布的一则消息引起关注。索尼中国官方表示,“加油,努力考驾照吧!”,并附上一张VISION-S纯电动概念车的图片。
2021年1月12日,索尼在2021 CES 展上宣布,已于2020年12月完成了 VISION-S 原型车的开发,并在欧洲开始了公共道路驾驶测试。
索尼 VISION-S 首次亮相是在2020年的 CES 展上,在展会上看到的原型配备了两个200kW发动机,并能够在4.8秒内加速到62 MPH。索尼当时表示该车还具有2级自动驾驶功能,但它计划在将来使其更加高级的自动驾驶级别。
// 新能源车板块投资机会 //
实际上,有业内人士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遇瓶颈,智能汽车或可成为下一个时代的流量入口。
如果互联网巨头在智能汽车这个终端上没有更深入的布局,仅仅只是依靠智能设备、应用生态进行“上车”和“绑定”,可能更像是为他人作嫁衣,也不便于收集抢占自动驾驶高地所需的数据资源。
互联网巨头若不迎头赶上,就很可能失去尚未到来的自动驾驶军备赛的入场券。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吴晓飞认为,2021年整个汽车行业的机会比较大,因为汽车处于行业大变革时代,无论是从新能源化还是智能化角度看,都会诞生很多持续性的长期机会,这些机会主要分两个方向:一个是乘用车整车,尤其是在自主化、新能源化、智能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业绩和估值上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个是在零部件领域,零部件领域也分两块,一个是汽车电子相关的科技领域,另一个是中国制造业出口实现全球产业链的替代。
中泰证券的2021年新能源汽车投资策略报告指出,202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开始步入新的2.0时代,中美将重回高增长,欧洲碳排放约束力仍然强劲。随着供给端进入优质电动智能车型竞争的正向循环,行业发展越来越接近自发需求爆发的拐点,从线性增长过渡到J型增长。预计2021年全球电动车销量458万,同比增长50%+。从投资机会角度看说,由于需求爆发到了临界点,成长和周期可能共舞,同时智能化将加速。因此板块中成长、周期和重塑的投资机会多点开花。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要闻
三星电子周三向监管机构提交的材料显示,公司11名董事去年薪酬总额达33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5亿元),较2019年的179亿韩元增长近一倍。
具体来看,去年6名外部董事的阵容与2019年相同,从外部董事2019年薪酬总额为9亿韩元推算,其余5名内部董事去年薪酬总额约达328亿韩元,人均65.6亿韩元。
目前,三星电子的5名内部董事包括负责半导体和显示器的设备解决方案(DS)部门的副会长金奇南、消费者家电部门总裁金炫奭、移动部门总裁高东真、映像显示事业部总裁韩宗熙、首席财务官崔轮镐。2019年金奇南的薪酬最高,为34.5亿韩元,高东真为28.3亿韩元,金炫奭为25.8亿韩元,前董事长李相勋为31.4亿韩元。
三星电子去年营业利润为35.9939万亿韩元,销售额为236.8070万亿韩元,同比分别增长29.62%和2.78%。
- 详细资料
- 分类:企业要闻
收购完成!目前阿里网络间接持有申通快递25%股份。
2月8日晚间信息,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分立暨权益变动完成,阿里网络成为持有上海德峨100%股权的股东,通过上海德峨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5%。
截至最新交易日,申通快递股价为9.43元/股,市值为144亿元。
斥资近33亿增持申通快递
占股达25%
2月8日晚间,申通快递公告显示,2020年11月24日,德殷德润已完成工商注销和新设分立程序,分立后的存续主体分别为上海德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德峨”)及上海德润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润二”)。
其中,上海德峨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96,017.1263万元,股权结构为:德殷控股认缴和实缴的出资为329,519.2511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1.40%;阿里网络认缴和实缴的出资为466,497.875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8.60%。
分立完成后,阿里网络将持有上海德峨的58.60%的股权、德殷控股将持有上海德峨的41.40%的股权;上海德峨将持有公司的382,700,542股无限售流通股股份,占申通快递总股本的25%。
2021年2月7日,申通快递受到德殷控股的通知,获悉德殷控股已经将其持有的上海德峨的41.40%股权转让给阿里网络,并已经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上海市青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经出具了工商变更登记后的营业执照和准予变更(备案)登记通知书,至此阿里网络成为持有上海德峨100.00%股权的股东,通过上海德峨间接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25%。
早在2019年3月,阿里首次以46.65亿元的交易对价,获得德殷德润49%的股权,从而间接控制申通约14.65%的股权。此次阿里再次投资32.95亿元间接获得申通快递10.35%的股份,此次协议完成后,阿里将累计间接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
申通快递称,本次权益变动将有利于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推动主营业务迭代升级,提升上市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让上市公司与全体股东共享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推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申通快递表示,本次权益变动是为了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与阿里巴巴体系的资本合作,推动双方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围绕快递信息系统深化和对接、全链路数字化升级、国内、国际供应链业务、末端网络优化等多方面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加快快递行业的发展,提高快递行业的服务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几日前申通快递公布,聘任王文彬担任总经理。据悉,王文彬是菜鸟网络甚至是阿里巴巴的大将,于2007年至2019年期间分别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淘宝及天猫技术产品负责人、商家事业部负责人、阿里云总裁,同时还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任职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CTO兼快递事业部总经理。2019年至2020年兼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新零售特别助理。
2020年四季度扭亏为盈
申通2021年能否翻盘?
在经历了长期的业绩低迷后,申通在2020年最后一个季度业绩逐渐好转。1月30日,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20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4200万元,而去年10月15日申通快递发布的前三季度预告则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000万元。
这意味着在第三季度申通快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500万元之后,在四季度申通快递净利润实现了扭亏为盈,呈现正向增长的向好态势。
除了净利润实现触底反弹,第四季度申通快递的业务量也在稳健增长。申通快递发布的去年10月、11月、12月经营快报显示,在上述各月份,申通快递完成业务量均分别增长了26.86%、18.50%、25.86%。申通目前还存在不小的挑战,2020年增速不及同行,市场占有率有所下滑,净利润同比也有较大的滑坡,但申通2021年依然有很大的机会。
由此可见,在2020年交上了一份不甚满意的成绩单后,申通也在新的一年开始持续发力,准备扭转此前的颓势。
临近春节,申通快递在官网发布了2021“过年不打烊”公告,据公告申通在2月4日至2月19日期间,将持续提供寄递服务。与此同时,申通总部为激励春节在岗快递员,人均可领超过2500元的现金,奖励总额超亿元,与其他快递公司抢夺春节档业务量。
阿里快递帝国逐步成型
作为国内最大电商企业,阿里对快递行业的布局一点儿也不“含糊”。除了本次增持,近几年阿里在快递行业的动作也相当频繁,持续加强相关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去年9月1日,阿里一把66个亿加码圆通速递。圆通速递公告,马云旗下阿里巴巴对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同时以66亿元获得实控人转让的12%股份;转让完成后,阿里系持股达22.5%
此外,在2018年5月,阿里系与中通快递达成战略投资协议,以13.8亿美元获得其10%股权,成为中通第二大股东。韵达股份阿里也为第七大股东,持股2%。即使对于百世集团,阿里系也持有超过1亿股股份,占百世A类股比例达37.2%,占其总股本33%,为最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