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吃晚餐胃喊饿,神经受累

  在减肥圈子里“过午不食法”甚为流行,这样的饮食习惯减的不是肥,是你的健康。

  胃内食物的排空时间大概在4~6小时之间,排空之后,胃会继续分泌胃酸,如果没有食物中和,胃酸会长期侵蚀胃黏膜。多数减肥女性晚餐不吃主食之后,并没有增加动物性食品和豆制品,蛋白质摄入量严重下降,同时还导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此外,加班人群由于消耗能量大,不吃晚饭会使神经一直保持兴奋,得不到正常休息,影响第二天工作和学习效率。

  

 

  2、喝酒过量伤神经,损肝胃

  高兴也好,痛苦也罢,晚上邀上三五好友“豪饮”是很多人的选择。

  酒精会使人体的神经系统从兴奋到高度抑制,严重时还会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啤酒虽然浓度较白酒低,进人胃后,可以使胃壁减少分泌前列腺素E,造成胃黏膜充血和水肿,出现食欲减退、上腹胀满。

  因此,晚饭最好不要饮酒,尤其是睡前4到6小时内。如果酒局无法拒绝,喝酒前最好先来杯温牛奶保护胃黏膜。需要注意的是,白酒和啤酒千万别选冰镇的,喝醉了可以喝点绿茶解酒。适量的红酒要比白酒、啤酒好得多。

  3、老吃剩菜,当心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会在胃里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为一级致癌物。曾有国内学者实验,将中午剩菜放入冰箱,6小时后拿出加热,发现亚硝酸盐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16%,红烧肉增加70%,超过了国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而18小时后,所有菜品亚硝酸盐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

  所以,做饭最好一次吃完,如果剩菜了,凉透后应立即放入冰箱。存放时间不宜过长,最好能在5个小时内吃掉。

  鱼虾蟹贝等蛋白质高的最好一顿搞定,否则剩了再吃对胰腺不好。肉类一定要将其热透,最好加热10分钟以上,或微波加热1分钟以上。不要吃热水或菜汤泡的剩饭,以免加热不彻底。

  4、吃的太辣,伤肠胃扰睡眠

  辣椒所含的辣椒碱等刺激性特质会通过刺激人体舌尖,进而刺激大脑中枢神经和身体各部分的神经末梢,导致心跳加快、体温上升和较长时间的兴奋感,最终引起入睡晚和睡眠质量不高情况的发生。因此,麻辣食物是晚餐雷区,对患有口腔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症、消化性溃疡、胃肠炎、胆囊炎、慢性胰腺炎以及高血压等疾病的人更是禁区。

  5、爱吃加工肉,患癌风险大

  烤肉是很多“肉食动物”们晚餐桌上的上角。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周春凌教授表示,晚餐食用过多烧烤、熏酱的肉类食物,如红肠、烤肉等,不仅营养欠佳,还会影响消化。在烧烤食物的过程中,会发生“美拉德反应”,气味虽香,但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因此,晚餐聚会应尽量远离烤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和消化吸收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更应注意。尽量用蒸、煮、炖等少油少盐的方法。

 

  健康最重要!

  原标题:上海明年实现全市域5G覆盖,到2021年建5G基站三万个

  我们什么时候能用上5G?上海的5G建设将如何推进?

  7月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上海门户网站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总体部署,加快推进上海5G网络建设和应用,促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发挥5G对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作用,市经济信息化委牵头制订了《关于加快推进本市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对外发布。

  5G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引领技术,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国家高度重视5G发展,明确要求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上海要强化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核心能力,充分发挥5G的网络支撑及应用赋能作用。现将文件的总体考虑、目标任务、主要内容等作如下解读:

  一、总体考虑

  《实施意见》对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总体部署,重点突出三方面考虑。

  一是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响双千兆宽带城市品牌。目前美欧日韩都非常重视5G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和应用部署;北京、成都、深圳、杭州等城市加大规划、资金等政策支持力度。上海要加强超前布局,强化集约建设,推动5G网络在全市深度覆盖,打造5G网络建设先行区;依托典型示范,扩大推广领域,打造5G创新应用示范区;完善各类要素支撑保障,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5G产业链企业集聚区。

  二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效率运行、市民高品质生活精准赋能。充分发挥5G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技术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5G+制造、5G+金融等领域设备链接、流程优化、智能转型;助力城市高效率运行,加快5G+交通、5G+城市管理等领域新产品、新模式开发应用;助力市民高品质生活,以5G+医疗、5G+教育等,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应用体验。

  三是加强整体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目标、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强化跨行业合作,完善制度保障,优化发展生态。分三年逐步推进,到2021年,全市累计建设3万个5G基站,总投资超过300亿,培育100家5G创新企业,在20个垂直行业推进100项典型应用,5G应用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二、目标任务

  推动5G网络的柔性化、个性化与云化部署,实现全市域覆盖,提供随时即取的大容量、高带宽、低时延网络支撑能力,实现各行各业深度应用、融合赋能,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制度保障完善,5G产业能级加快提升。

  2019年,建设5G基站10000个,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全覆盖,启动建设若干应用示范区,形成10项左右重点示范应用。2020年,累计建设5G基站20000个,实现全市域覆盖,累计总投资超过200亿,在20个垂直行业推进典型应用100项。2021年,累计建设5G基站30000个,累计总投资超过300亿,培育100家5G应用领域创新型企业,5G应用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

  三、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工作分工、保障措施三部分,具体提出8项重点工作,以及5项保障措施:

  (一)编制布局规划。宏观层面,编制5G网络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基站总量、区域分布、趋势分析,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融合协调发展。中观层面,编制5G基站布局规划导则。衔接城市土地总体使用规划和全市产业地图,依据5G网络覆盖和应用场景模型,提出宏基站总量控制指标和站址密度指标等。微观层面,编制各区5G基站专业规划。结合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各区5G基站空间布局,确保融合建设、资源共享。

  (二)制定建设计划。分年度编制5G基站建设计划,按照市、区两级政府部门职责范围,分区分部门落实协调推进责任主体,定期考核工作进展。

  (三)加大应用推广。制定5G应用创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5G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围绕10个重点领域,推动一批典型示范应用项目。依托进博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重大活动,在特定区域开展“5G+4K/8K+AI”实时转播试验等创新应用。加强5G应用展示。建设5G创新应用展示厅,组织5G创新应用大赛,对优秀项目给予支持,促进垂直领域创新创业。

  (四)建设5G示范区。结合现有条件和基础,加快5G网络建设,围绕城市管理、智能制造、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不同方面,加大应用推进力度,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打造若干5G建设和应用先行示范区。

  (五)推动产业集聚。制定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研制满足5G大规模商用需求的基带、射频及系统集成芯片。实现5G智能网联汽车模块及射频前端器件、高速高精度数模转换芯片等核心元器件单点突破。做大做强5G通信产业。吸引培育5G通信设备龙头企业,提升通信制造业研发和生产能力。加快终端研发产业化,在5G通信测试仪器、小型基站等领域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推动5G通信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六)加强配套保障。提升电力和通信管线配套服务能级,建立健全相关协调推进机制,制定5G建设电力和通信配套绿色通道,缩短响应时间,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推进公共设施开放共享,结合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利用路灯杆、高架桥、龙门架等城市公共资源建设5G小型化基站。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以及机场、地铁、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全面开放站址资源。

  (七)创造和谐环境。营造良好的频谱使用环境,推进5G基站和卫星地球站等其他无线电台(站)的干扰协调工作,加强对非法使用无线电频率和违规设置无线电台(站)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促进5G通信网络健康有序发展。

  (八)加大宣传推广。普及5G应用基础、电磁辐射等知识,依托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策划展示5G建设应用成果。

  保障措施方面,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法规保障、明确区政府职责、加大资金支持、强化规范管理等五项举措。

 

  本意见自2019年7月10日起施行

  一日之计在于晨,起床后的状态很重要,我们经常讲几点起床,起床后第一件事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但是“民以食为天”,想要健康的身体,一定要学会每天的第一餐吃什么,怎么吃,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早餐,应该尽量避免这2类食物

  l高盐,高糖类食物

  每天早上起床之后,我们的身体其实还处于低代谢状态,所以早餐我们应该吃些清淡的食物,高盐分或者高糖分的食物都应该避免,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粘稠,血流速度减缓,长期如此会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

  而高糖类的食物所含的热量和脂肪都比较高,早起后我们的胃还是空的,这类食物吃多会导致反酸,烧心,还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失调,脾胃虚弱的人会腹胀,腹泻。

  l煎炸熏烤类食物

  早餐的质量决定了一上午的精神状态,所以要有营养,而煎炸熏烤类的食物,不仅含盐量较高,影响血管健康,而且这几种烹饪方式已经破坏了食材本身的营养物质,导致营养大幅度的流失,所以我们是不建议食用这种早餐的。

  健康早餐,要学会多吃这4类,营养均衡,少生病

  早起搭配一杯水

  起床洗漱后,最好喝上一杯温开水,帮助稀释胃酸,冲刷肠道,促进胃肠道的蠕动,为排便做准备。同时早起的一杯水可以充分稀释血液的粘稠度,加快血流速度,特别患有三高症状的病人,早上的这杯温开水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粗细搭配

  随着养生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生活中不能只吃精米精面,还需要粗粮的搭配,早餐我们可以搭配粗粮面包,红薯,玉米等,熬粥的时候适当的加入燕麦片,糙米,包括各种豆类等。

  加入各种粗粮,是因为它们含有不用的营养素,最关键是粗纤维,促进宿便的排出,防止便秘,尤其是需要长期久坐的人,每天早餐最好备上适当的粗粮。

  荤素搭配

  很多人认为早上宜清淡,不需要肉类的参与,其实这是个误区,并不是所有的肉类都很油腻,早上我们可以选择鸡胸肉,鱼肉和猪的里脊肉等,这些肉类不仅热量低,而且所含的营养物质丰富,完全可以满足一上午的代谢要求,所以如果每天必须要吃点肉,那就放在早上吧,至少不会造成肥胖。当然早餐少不了新鲜的蔬果,它们的作用是提供各种维生素,这样荤素搭配才是早餐该有的样子。

  干稀结合

 

  南方吃饭是先喝汤,再吃主食,而北方习惯先吃馍菜,后喝汤,不管是那种顺序,但总是少不了干稀结合。干的食物如馒头,鸡蛋,面包,馅饼等是为了补充热量和饱腹,汤,粥而是为了补充水分,也更有利于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所谓想要健康的早餐,一定要干稀不分家

新浪娱乐讯 近日,陈凯歌新片 《尘埃里开花 》曝光一张开机照,陈凯歌、陈红、于冬、曹郁、刘昊然、陈飞宇、张雪迎、文淇等主创都出现在开机现场。

  陈凯歌新片《尘埃里开花》在2018年底备案,影片为青春现实题材,讲述了几个少年在成长岁月中奋发自强,与命运搏斗的故事,他们经历了苦难与困顿,终于实现了自我价值,并对生活有了深刻的领悟。

  这是《妖猫传》之后,刘昊然再次参与陈凯歌的电影,陈飞宇则是《赵氏孤儿》后,时隔九年再次参演父亲的电影。

  此前,据媒体报道,《尘埃里开花》已于4月29日在怀柔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举行开机仪式。

  作者:行者崟涛

  近日,由奥迪,百度,宝马,大陆,戴姆勒,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英飞凌,英特尔,Aptiv和大众等 11 家公司组成的联盟发布了一份白皮书《自动驾驶安全第一》(“Safety First For Automated Driving”),描述了「安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开发、测试和验证的框架。这11家公司声称它是迄今为止业界最广泛的代表,并且表示他们的 这份146 页报告可以证明自动驾驶车辆「比人类驾驶员更安全」。

  这些公司在一份联合发布的新闻稿中写道:“《自动驾驶安全第一》这份白皮书涵盖了来自汽车制造商、供应商以及技术这三大行业的专业知识,能够有助于直接开发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随着这份报告的出版,参与编纂的作者以及各成员公司的专家将于接下来的几个月在国际性的工业和技术大会展示我们的成果。”

  该联盟建议,如果与安全相关的功能或系统组件因任何原因变得不安全,ADS能够补偿并将车辆转移到安全状态,同时确保司机有足够的时间接手。它还规定了接手和脱离接手机制,这些机制要求明确的驾驶员交互、防范安全威胁,并识别驾驶员的状态,以便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职责和驾驶模式转换。

 

  白皮书的合著者接下来描述了一些策略,旨在在司机不遵守接管请求的情况下将风险降到最低,以及旨在确保满足某些安全目标的核实和验证测试。他们建议,自动驾驶汽车以一种符合隐私的方式记录与状态相关的数据,而且它们的行为方式可以预见,既尊重道路规则,又便于附近司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