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3月21日晚间,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下文简称“《公告》”),今年减税降费的重头戏——增值税减税方案正式、全面对外公开,延续了一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并对诸多重要事项进行了明确。
深化增值税改革方案,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为降税率,二为增加进项抵扣,以此来保证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降税率,即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增加进项则包括,将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不动产抵扣由分两年抵扣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对部分行业纳税人按进项加计10%扣除等。
落实减税降费,为今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3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赴财政部、税务总局考察,深入调研更大规模减税最新进展。
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公告》指出,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
在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就已经指出,从4月1日起,将制造业等行业16%增值税率降至13%、交通运输和建筑等行业10%增值税率降至9%——制造业等行业税率降幅较大,以体现减税向制造业倾斜的导向。
这意味着2019年4月1日之后,我国增值税三档基本税率将变为13%、9%、6%。其中,较高的两档税率均有所下调,而金融保险、增值电信服务、咨询审计、酒店餐饮、旅游等适用的6%这档税率维持不变。
3月21日,安永大中华区间接税主管合伙人梁因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增值税实质性减税的一系列安排,其中增值税税率下降是释放红利,制造业等行业税率从16%降到13%,减税重点在生产型、制造业企业。另一方面,增加进项税额抵扣范围、加计抵减等则是配套措施,因为像电信、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由于采购的税率下降,导致进项税额减少,为了令这些企业得到补偿,确保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出台了相关配套举措。
中瑞税务集团合伙人赵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降低增值税税率,意味着政府从GDP盘子中拿走的部分更少,企业部门、个人消费者部门可以分配到更多。政府“让利”的这部分,如何在企业和个人间分配,要看谁的博弈能力、定价能力更强。如果企业有能力让自己的采购成本降价多、销售价格降得少,就能获得更多利润,能从改革中获益更多。
赵岩也指出,考虑到增值税进项税额减少,为了避免这部分企业税负上升,特意增加了进项抵扣内容。
人员差旅纳入抵扣
《公告》指出,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客运支出原来不让抵扣,主要是操作上有两个难点,一是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二是无法区分是因公还是因私差旅。”赵岩指出。
交通运输行业现能开具11%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对于下游企业而言,只能抵扣货运部分开支,客运支出并不能纳入抵扣。
类似于,某家公司购买一批电脑,若让运输公司运输这批电脑,产生的货运费用可以用于增值税抵扣;该公司员工若集体去某地开会,由航空公司产生的人员运输费用,此前这是无法用于增值税抵扣的。
“企业的差旅费用,包括搭乘飞机、火车等的费用,原来是不能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未来可以用于公司进项税额抵扣。这个政策的放开,对于咨询、金融保险行业等人员差旅费用较多的公司而言,是很利好的消息。”梁因乐指出。
赵岩也表示,现代服务业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IT公司、工程服务或设计类公司,由于客户在全国各地,需要全国各地跑,人员差旅费用相对较高,允许抵扣差旅费用,有利于减轻这类公司成本、提高其企业利润。
实际操作层面,人员差旅费用的抵扣,通过计算扣除,避开了开票难的问题。《公告》指出,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以发票上注明的税额确定为进项税额;取得电子客票行程单、铁路车票、公路水路等其他客票的,按公式计算进项税额。
金融保险等不能加计扣除
梁因乐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以一家全国性的咨询公司或金融保险公司为例,企业适用6%的增值税税率维持不变,日常采购设备像电脑的增值税税率将从4月1日开始从16%降到13%,虽然购买设备的进项税额少了,但是增加了人员差旅的进项税额、所有进项税额还多计10%(进项税额乘以1.1倍),通过这样的政策设计,来确保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不过,能够进行加计10%抵扣的行业是有限的。《公告》指出,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而这里所谓“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以下称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四项服务的具体范围按照《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印发)执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上述文件注释发现,四项服务包括邮政、电信、信息技术服务、鉴证咨询、文化教育、医疗、住宿餐饮、旅游等细分行业,但并不包括建筑服务、销售不动产、金融保险等。
梁因乐指出,之所以进项税额抵扣加计10%,财税部门做了很多测算,这需要收集和分析包括行业利润水平、采购进度等大量数据。这些政策安排,对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影响,但总体是能确保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加计抵扣的适用范围也给出了量化指标,要求相关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比超过50%。加计抵扣的期限是从2019年4月1日开始到2021年年底,我们估计原因是跟增值税政策变革进度有关。未来增值税还要推进三档并两档,到2022年左右增值税的税率档次可能还会继续简并。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3月20日,在港上市的啤酒生产企业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润啤酒”)发布2018年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华润啤酒综合营业额为 318.67亿元,按年增长 7.2%;股东应占综合溢利按年下降 16.9%至9.77亿元。同时,华润啤酒的啤酒销量同比下滑4.5%,2018年华润啤酒停止营运了13间啤酒厂。此外,2018年华润啤酒收购了喜力啤酒中国业务,试图在高端产品方面持续发力。
持续关闭工厂
根据财报显示,华润啤酒2017年对部分产品适度调整价格,加上中高档啤酒销量增长 4.8%,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使整体平均销售价格较2017年上升12.3%。但受东北市场容量下滑及竞争的影响,加上局部市场因为产品涨价造成销量减少,华润啤酒2018年的啤酒销量较2017年下降 4.5%至约 11285000 千升。而销售成本则因为部分原材料、包装物成本上涨及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而增加。
另外,华润集团持续推动优化产能布局,去除低效产能,提高生产工厂的平均规模,2018年度内已停止营运13间啤酒厂。截至2018年年底,华润啤酒在中国内地 24 个省、市、区营运 78 间啤酒厂,年产能约 21000000 千升。
事实上,2017年度华润啤酒就已经开始关闭部分工厂,2017年财报显示,华润啤酒工厂总数由2016年的 96 家减少至 2017年的91家,同比减少5家。而2019年,华润啤酒仍然未能停止关闭工厂的脚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1月23日,华润啤酒旗下公司华润雪花啤酒(北京)有限公司主动申请注销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华润啤酒表示,股东应占综合溢利的下滑,一方面受到运输和广告费用上升的影响,整体销售和分销费用较2017年上升11.1%,同时年内推行了新的企业年金计划,因此2018年一次性计提员工费用约1.17亿元。另外,华润啤酒固定资产减值及存货减值9.61亿元和3.4亿元,关闭啤酒厂产生的员工补偿和安置费用为4.83亿元。
收购喜力加码高端
2018年8月3日,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集团”)以约243.5亿港元的价格,向Heineken(喜力)集团(下称“喜力集团”)配售华润集团40%股份。此次股权转让后,喜力中国区业务将与华润雪花合并,整体价值为24亿港元。双方公告显示,华润啤酒将借助喜力实现高端化战略,而喜力啤酒也可借助华润的分销能力深耕中国市场。
华润啤酒CEO侯孝海曾在2018年8月3日举行的电话会议上表示,华润啤酒将借助喜力加速高端化战略,通过5-10年的努力抢占高端市场第一梯队的位置。目前国内啤酒行业正从原来的跑马圈地转向企业间的竞速跑,高端化将成为取胜的关键。
2018年11月5日,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与Heineken(喜力)集团签订股份购买主协议,以23.54亿港元的价格收购喜力集团在中国内地成立的6家公司全部股权以及喜力香港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根据协议,在独占地域内,结合华润啤酒在销售渠道方面的竞争优势和喜力集团的高端品牌优势,实现喜力集团授权高端品牌在独占地域内的快速发展,力争实现世界级的运营效率。
在华润啤酒2018年财报中,华润啤酒和喜力集团将合作支持加快华润啤酒的中国啤酒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发展。该长期战略合作将为华润啤酒提供在中国高端啤酒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机遇。今年3月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本收购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签发了不予禁止的决定书,该交易完成仍有待满足其他先决条件。
华润啤酒称,公司已成立整合工作小组,统筹整合工作,提前制定联合商业计划,为与喜力的长期战略合作作好准备。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使用的手机,而这反而使得运营商们从中赚取了不少的收益。特别是与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之后,各种互联网电话卡被推向市场,成为用户们的新宠,不得不说这一波借势做得是很好。
虽然现如今基于普通用户的消费套餐价格降了不少,连年来提倡的提速降费也是给了老百姓很多的优惠。更难得的是,以前普通人想要上网就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去都买电脑,价格高使用起来还不方便,现在一部智能手机只要几百元,各种生活类型的服务也都能使用,这就是现代手机的优势所在。
如今,中国联通发布了去年的财报,2018年全年,联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达到了2908.77亿元,同比增长为5.8%;净利润则是达102亿元,同比增长4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81亿元,同比增长858.3%,这是对于联通去年业绩最好的体现了。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联通创新了很多业务,虽然来自于通话方面的收入不多,可是流量和企业短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有的企业一年但是给用户发短信就是上亿条,给了运营商很多的利润空间。
而其中帮助联通最大的就莫过于阿里、腾讯、京东以及滴滴这几家公司了,而在其背后的马云、马化腾、刘强东和程维就成为背后最重要的支持者。
根据计算可以看出,联通每天可以净赚110万,而且每名用户一年要用66G的流量,可见未来在5G市场依然还需要运营商进行争夺。
网友评价说道:联通增长是很快,可是比移动还是差远了,去年移动赚了1144亿元,平均每天能入账3.13亿元的净利润,而联通一天的利润,移动仅仅需要6分钟就搞定了,你说厉害不?
也有人认为,实话实说还是移动信号和移动网络好,虽然比较贵,但是值这个价格呀。信号和移动网络不好还没便宜多少,这就如同K字头的硬座和高铁的二等座。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一分钟花0.2/分,打个电话一分钟说完了解决了。另一个是便宜0.15/分,打两次电话信号不好听不清,你怎么选择
- 详细资料
- 分类:市场营销
一直以来,关于二代苹果iPhone SE(iPhone SE 2)的消息,都扑朔迷离。不过今年开始,苹果2019年春季新品发布会即将到来前,iPhone SE 2归来的消息似乎又“复活”了,传闻或是iPhone XR的“缩水版”。
疑似iPhone SE 2概念渲染图 据外媒消息,近日不少疑似iPhone SE 2概念渲染图被曝光,一起曝光的还包括配置信息和参数。
根据曝光的渲染图和参数,可以看得出新的iPhone SE2或将是iPhone XR的“缩水版”:采用5.0英寸屏幕+LCD刘海屏设计,窄边框的加入,让新iPhone SE2的机身如同iPhone 6大小,秉承iPhone“基因”的锋利线条感,比圆润的iPhone XR看起来更有凛冽的美。
疑似iPhone SE 2概念渲染 配置参数上,疑似新的iPhone SE2将搭载和iPhone X一样的A11芯,而并非iPhone XR的A12芯;配备3G+64GB/128GB版本的存储组合。64GB起售价格或为4499元,128GB版本4999元,相比iPhone XR便宜不少。
iPhone SE 2概念渲染图背面 此外,疑似新的iPhone SE2后置摄像头上,有两个传闻的版本,早前的传闻是采用了iPhone XR的后置单摄,现在新的传闻是后置双摄;且支持双卡双待功能,但不支持屏幕指纹合3D Touch。
确实,自从苹果iPhone X/iPhone XS系列推出之后,上万元的售价也让广大用户吐槽“买不起”,因而销量下滑。在经过了今年前后三次降价之后,成效并不明显。所以,外界猜测,是时候推出小屏版的iPhone SE2,来提振市场和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外媒爆料的消息看起来很“真”,但关于iPhone SE2,苹果究竟会不会在这个时候推出一款小屏幕手机,似乎这还真不好说。所以后续消息,我们将会继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