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受全国多地散发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快递物流出现了阶段性中断停运状况,相关的投诉单量迅速攀升。根据顺丰控股(44.090, -0.85,-1.89%)(002352.SZ)的顺丰速运微信小程序发布的公告,上海、浙江、福建、山东、辽宁、河北、广东等多个省份存在寄收影响。以上海为例,上海暂停寄件至浙江台州,且全国暂停寄送生鲜温控及常温产品至上海。甘肃、青海、陕西、河南等地也存在一定寄收影响情形。

  寄收影响带来的单量下滑和投诉量激增,直接体现为快递企业股价下跌。3月以来,物流板块19只个股中15只录得下跌,顺丰控股累计下跌26%,领跌板块,“三通一达”亦全部收跌。拉长时间线看,年初以来,19只个股跌幅的中位数达14.05%,跑输上证指数、上证50等指数。

  业内人士指出,快递上市企业遭受的最坏时点或已过,短期内单月件量增速有较大幅度下滑,但随着疫情缓和,头部企业中长期业绩仍然值得期待。

  多省份寄收影响重挫快递板块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3月中下旬,顺丰、通达系快递在深圳、上海等地的运送受限影响较为突出。受到各地防疫规定的限制,部分地区收转运派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受限,出现暂停收派、时效延迟的现象,电商平台也出现积压订单、暂停发货现象。

  上海市民凡小姐对记者表示,她在淘宝下单的发件地为广东揭阳的顺丰快递无法送达至上海家中。目前,快递包裹已在26日凌晨到达“上海虹桥中转场”,但后续运送轨迹再未更新。系统显示:“应政府防疫管控要求,暂无法将快递运至目的地……”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3月受疫情影响,预计快递件环比增速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但因各地防疫政策有所区别,目前尚不能估算疫情对日均件量的影响程度。

  今年1~2月,国内快递服务件量同比实现了增长。数据显示,前2个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56.9 亿件,同比增长19.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74.3亿元,同比增长13.8%。

  其中,2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完成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9.7%、27.4%,单月件量增速较大提升主要系春节错期影响,即2022年春节假期在1月末至2月上旬,2021年春节假期在2月中旬左右。

  通达系上市公司的“春节不打烊”政策也对2月业务量形成了支撑,单月业务量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均值。1~2月合计业务量口径下,申通快递(7.340,-0.12, -1.61%)(002468.SZ)、韵达股份(16.630, -0.57, -3.31%)(002120.SZ)、圆通速递(16.150, -0.29, -1.76%)(600233.SH)的业务量分别同比提升38.9%、30.7%和27.8%。

  通达系的业务量同比增速虽高,但也存在单票快递服务收入下滑的隐患。公告显示,申通快递2月份的单票收入为2.44元,同比下降10.29%;韵达的单票收入也有小幅下滑的迹象。

  龙头顺丰控股因采取了控量保价措施,1~2月累计业务量同比增长1.6%,明显低于行业增速。今年以来,顺丰控股股价持续阴跌,连创阶段新低。截至最新收盘日(3月25日),顺丰控股报44.94元/股,股价为2020年6月以来的新低,总市值仅有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累计蒸发超3000亿元。

  同样由于担忧疫情对物流板块业绩的冲击,3月以来,韵达股份、申通快递、圆通速递的股价分别下跌11%、7.55%、5.46%,年涨跌幅也为负数。

  顺丰一季度业绩压力不小

  目前来看,在本轮疫情中,顺丰控股承受的业绩压力最令市场担忧。顺丰速运微信小程序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暂停浙江多个地级市与全网的互寄业务,上海、深圳、吉林等多地网点也都存在停运现象。

  此前的3月9日,杭州余杭区仁和街道顺丰中转场发生疫情。23日,杭州市邮政管理局发布案件通报称,邮政管理部门在处置过程中发现,涉事企业涉嫌存在违反邮政业法律法规等行为。13日,该局依法对涉事企业立案调查。目前,案件调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22日发布警情通报称,9日余杭区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在流调溯源工作中发现浙江顺路物流有限公司(下称“浙江顺路”)涉嫌违法犯罪。经公安机关调查,该公司违反疫情防控管理规定,造成严重后果,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多名相关责任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浙江顺路和余杭顺丰中转场都与顺丰有着密切关系。浙江顺路也是顺丰旗下公司,企查查APP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注册资本1亿元,由深圳顺路物流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顺丰泰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则是顺丰控股全资子公司。

  记者致电顺丰速运客服电话,相关客服人员表示,若外地省份寄件至上海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快递需经消毒后再运送,但具体运送时间取决于防疫政策要求。“现在顺丰上海同城寄件基本处于停运状态,大部分地区运送受限。从上海寄出的快递能否送达,取决于目的地城市的疫情状况。即便起点与终点都可以正常运送,如果转运中心有政策要求,也会影响运送进度。”至于快递停运地区何时恢复业务,上述客服人员表示,这主要取决于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安排。

  这意味着,顺丰3月份业绩肯定会出现一定下滑,相关地区运送受限可能还会对其二季度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月份经营数据显示,韵达、圆通、申通的业务量增速超过70%,圆通业务量同比增长高达82.83%,而顺丰的业务量却同比下滑8.33%。

  公告显示,顺丰2月速运物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49亿元,同比下降3.36%,完成业务6.38亿件,同比下降8.33%;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69亿元,同比增长485.77%。

  其中,速运物流业务主要包括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急送业务板块。顺丰表示,速运物流业务收入下降,一方面是受到春节高峰错位影响;另一方面是公司自2021年下半年起主动调优产品结构,减少低毛利产品件量。而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就是速运物流业务。

  去年第一季度,顺丰曾交出亏损10亿元的成绩单,导致公司股价此后持续下跌。在采取各项有效的经营举措及管理优化后,顺丰第四季度业绩同比增速回暖。

  根据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约42亿~44亿元,同比下降40%~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8亿~19.3亿元,同比下滑69%~71%。其中,第四季度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4.5亿~16亿元,同比增长41%至56%。

 

  此时疫情超预期的发展无疑令顺丰短期业绩备受压力。业内人士指出,疫情一次性冲击的最坏时点可能已经过去,随着相关上市企业经营策略调整、成本管控到位,中长期业绩仍有望迎来释放。

  特斯拉8天涨价3次,比亚迪(250.100, 5.30, 2.17%)、小鹏接连涨价,这让部分涨价前下单的车主与“黄牛”发现了商机。

  3月19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摸底近10位“黄牛”、多位车主和多家平台。由于新能源车多款车型涨价,多名车主有意出售此前未涨价的订单,有人喊出了转让费2万。

  与此同时,“黄牛”也来收割差价:收购部分车主的订单,与车主分成后,下家能以比官网更低的价格买到新车。“说白了这就是我挣钱,你省钱”,一名“黄牛”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黄牛”有的是以个人身份在做中间商,有的则是以正规二手车公司身份参与这笔买卖。

  记者在调查中还注意到,价格较低的Model 3和Model Y的标准版订单极为抢手。

  武汉一位“黄牛”直接建议记者将Model Y的长续航版订单改为标准续航版订单,因为长续航版价格太贵,买的人不多,如果记者愿意改单,他立刻就以6000元的价格收购这笔订单,而Model 3的订单已经被抢光了。

  涨价、订单与提车时间差,共同塑造了这个市场。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这轮新能源车涨价应该会维持半年左右时间。

  面对如今“黄牛”频现的情况,有车企果断出手。一份特斯拉的“不转卖承诺函”已经在网上流传,该承诺函要求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车主承诺一年内不得向第三方转售,违者按车辆开票价20%支付违约金。

  对此,特斯拉工作人员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此举正是为了防止“黄牛”提前订车后转卖。

  特斯拉8天涨价3次,有车主转让订单要价2万

  随着特斯拉8天内涨价3次,大量车主以个人身份开始出售自己手上的订单。

  贝壳财经记者在某二手平台上咨询时发现,许多车主以3000元至8000元的价格转手订单。一名北京市朝阳区的车主表示,自己2021年11月12日订购了Model Y,当时选装后的总价是28.4万元。但是,现在同配置车型已经涨价4万至32万元,如果车主现在到官网订车,提车周期最长4个月。

  这名出售指标的车主表示,只要付8000元转让费,自己可以随时安排提车。还有多名同样以8000元价格转让Model Y订单的车主在主页上直接表示,“不议价”“这个价格可以让您少花3万多”。

  新疆乌鲁木齐的一位车主表示,自己去年12月左右订购了Model Y后轮驱动版,现在以1.5万的转让费转让订单。江苏南通一位车主表示,自己以27.6万元的价格购买了Model Y,现在以1.8万元的转让费转让订单。

  而在另一平台,也有大量车主在转让订单,有车主叫出了1.5万元的价格。

  “成都黑色Model Y长续航版,涨价前订单转让,大概能比现在便宜3万左右,一周提车”。“我去年订的Model Y还没提车,订单价格27.6万,现在官网涨价4万了,我只涨价1.5万就卖”。

  不仅是Model Y,特斯拉的另一款主打车型Model 3也受到欢迎。

  一名广东深圳的车主表示,自己当时以25.09万元的价格订购了Model 3,现在以8800元的转让费转让订单。还有一名江苏徐州的车主在以9000元的转让费转让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的订单,车主称“我本人陪同过户,车我全程不碰一下”“买到赚到,立省几万块”。

  一位山西太原的车主称,自己25.5万元的Model 3现在以2万元的转让费转让订单,直接过户。

  最近不断涨价的小鹏亦是如此。

  3月18日,小鹏汽车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小鹏汽车称,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小鹏汽车将对在售车型的价格进行调整,补贴前售价的上调幅度为10100-20000元不等。

  一位四川成都的车主表示,自己去年12月订购了小鹏P5,现在收取转让费3000元,就可以转让未涨价前的订单。还有一名江苏扬州的车主表示,自己以10000元的转让费转让小鹏P5的订单,“现在已经贵了两万多”。

  黄牛“收割”:按市场需求收购订单,宣称提车包过户

  新车订单转让商机显然吸引了不少“黄牛”。

  由于车主本人能对接的买家有限、精力有限,不少车主选择将车卖给“黄牛”,迅速出手。

  “蹲一个Model Y或者Model 3还没提车的,可以把订单卖给我”“你先提车,然后过户给我”,在各种平台上,收购声不绝。

  3月10日,特斯拉宣布,Model Y长续航版从34.79万元上涨至35.7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从38.79万元上涨至39.79万元。

  3月15日,Model Y长续航版继续从35.79万元上涨到了37.59万元,而Model Y高性能版继续从39.79万元上调到了41.79万元。

  3 月 17 日,Model Y后轮驱动版基础售价上调15060元至31.69万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黄牛”有的是以个人身份在做中间商,有的则是以正规二手车公司身份参与这笔买卖。

  “你要是卖给我的话,我按照订单价给你加3000块钱”,一名“黄牛”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记者拥有Model Y长续航版,现在官网售价已经比订单价贵了3万元左右,他可以加价3000元收,花费35.09万元,拿着订单提到一手车后,再卖给用户。

  由于目前Model Y长续航版本的官网价格已经上涨到了37.59万元,其间2.5万元都是可以洽谈的利润空间。

  武汉“黄牛”的倒卖操作更为熟练,他直接建议记者将Model Y的长续航版订单改为标准续航版订单,因为长续航版价格太贵,买的人不多,如果记者愿意改单,他立刻就以6000元的价格收购这笔订单。

  贝壳财经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Model 3的未涨价订单极为抢手。

  3月15日,特斯拉官网更新显示,购买人数较多的Moedl 3标准版出现1.4万元的涨价,最终报价为27.99万元。

  “现在Model 3的全新车很少”,武汉“黄牛”向记者表示,自己此前以26.28万元的价格卖全新车,比官网售价低1.71万元,直接被“秒杀”,准备今后将车价提到26.80万元,比官网售价低1.19万元。

  西安一名“黄牛”向记者称,现在自己手头上接到的特斯拉订单太多了,很多人叫车之后就马上过户给自己,加价基本上和3000块差不多。他表示,现在自己手中的Model 3全新二手车也比官网售价便宜几千元,“我们拿到订单以后,直接去交付中心提车和过户”。

  他向记者介绍,有车主拥有Model 3标准版未涨价前的订单,价格为26.59万元,黄牛收了这笔订单后,加价6000元左右到27.2万元卖给用户,这笔利润是车主和“黄牛”分成。尽管“黄牛”作为中间商赚了差价,但用户购车价格依旧比官网27.99万元的价格便宜8000元左右。

  “这辆车预计3月21日就能去交付中心提车,直接开出来咱就能办(过户),现在有好几个人想给我交定金”,“黄牛”表示这款车异常火爆,“现在都没发朋友圈,一发朋友圈好多人要”。

  对于过户手续,他介绍说,自己是一家正规二手车公司,提车后先上牌照,再等三天就能到公司附近办理过户,“不麻烦,全程我们操作,我们有工作人员带您,只需要您提供证件、签字,就好了”。

  他介绍说,即使办理了过户,这辆车依旧可以享受厂家质保。虽然过户了一次,但因为前车主没有开过,且提车、过户时间较短,再次售卖时,一般还会算成二手车而不是三手车。

  不过,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贞向记者表示,以上述方式购买特斯拉,看似是买了新车,实际上是买二手车,以后再卖就是三手车,交易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比如会常存在“车辆无法过户”、“隐瞒车辆行驶里程真实数据”、“事故车辆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等问题。

  乱象何时休?“不转卖承诺函”能治本吗

  面对“黄牛”泛滥的情况,有车企果断出手。一份特斯拉的“不转卖承诺函”已经在网上流传,该承诺函要求累计下单购买多台特斯拉车辆的车主承诺一年内不得向第三方转售,违者按车辆开票价20%支付违约金。

  需要指出的是,如今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异常火爆以及黄牛的滋生与新能源车不断涨价息息相关。

  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林女士则表示:“都在涨价,已经不知道什么感觉了。油车加油贵,电车买车贵,买啥都不便宜。要是不着急,再等等也行。说不定过半年大环境就好起来了呢。”

  不过短时期价格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我的推测是,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后轮驱动车型可能还有涨价风险”,在特斯拉8天涨价3次后,一名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据他推测,Model Y的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连续两次涨价后,以目前的原材料成本价格来看,已经满足了利润值,但是后轮驱动车型还不满足利润值。而且,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特斯拉的价格应该也还会继续上涨。

  该销售人员进一步解释,特斯拉的利润值持续保持在27%左右,如果成本上涨,售价就会上涨。

  在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时,特斯拉曾发布了一份公开信,其中提及了Model S 85 kWh车型售价73.4万元的定价逻辑,“竞争对手在中国销售的每一辆车,利润是在美国或欧洲的两倍”“我们看重的是透明”。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涨价波及了新能源车全行业。

  除了上述特斯拉、小鹏涨价之外,3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受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影响,比亚迪汽车将对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

  3月16日,奇瑞新能源发布公告称,奇瑞新能源汽车将对小蚂蚁相关新能源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3000-6000元不等。

  涨价背后:缺芯依旧,锂、镍等原材料价格上涨

  自2022年1月以来,新能源车涨价已经成了“普遍现象”。

  “我们就想着我们(现在)扛一下还能扛过去,但是不代表明年能扛过去,今年是硬扛。”2021年10月,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席忠民就曾在2021汽车供应链大会上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了对供应链环节价格上涨的担忧。

  广汽埃安在2022年1月初和3月初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了上调,涨幅达2000-10000元。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剖析,在新能源车产业链中,动力电池的主要材料锂、零部件的主要材料镍等原材料都在大幅涨价。此外,年初还有不少企业以补贴退坡为理由进行涨价。

  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后,3月21日,宁德时代(519.420, 6.42, 1.25%)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受上游涨价影响,已动态调整部分电池产品价格。”一家新能源车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涨价两次。

  国盛证券研报显示,2022年初至今,动力电池、大宗商品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叠加芯片供应不足,车企运营压力较大,为应对成本上行,多款新能源车陆续涨价,涨幅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国融证券指出,目前电动车相关的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已经突破50万元/吨,今年以来涨幅达到87%,伦铝价格超过2.3万元,也已接近前期新高,镍价也不断创新高。锂价和镍价不断创历史新高,给市场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锂、镍等原材料的涨价可能会持续半年到一年,最近半年特斯拉再降价的可能性很低,止损就是现在唯一能做的”,特斯拉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

  实际上,在原材料不断上涨的背景下,业界曾不断呼吁零部件国产化。

  天风证券(3.570, 0.00, 0.00%)研报显示,汽车芯片持续紧缺,或将持续全年。但目前芯片的国产化率不足1%,券商看好国产替代、产业链重构、产能转移等机遇下中国核心汽车芯片厂商发展提速。

  但张翔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现在不止原材料价格上涨,受到疫情等方面影响,国产零部件价格也在上涨,从而推升了部分国产新能源车的价格。

  在张翔看来,目前新能源车涨价主要还是因为供需矛盾,新能源车需求量太大,而原材料供给不足,“什么时候原材料能满足新能源车市场需求,涨价才会停下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3月11日,国内期货收盘主力合约涨跌互现,沪镍(222190,-45510.00, -17.00%)封跌停板,跌17%,上海原油跌近8%,低硫燃料油跌超5%,沥青(3980, -122.00, -2.97%)、不锈钢跌超3%,20号胶、生猪、苹果(9754, -268.00, -2.67%)跌超2%;涨幅方面,铁矿(822, 30.00,3.79%)涨近4%,尿素、沪铝(22035, 550.00, 2.56%)、硅铁(10016,210.00, 2.14%)涨超2%。

  巨大的供应端缺口无法弥补,油价上行的趋势很可能没有完全结束

  恒泰期货点评原油下跌:今日,内外盘油价重心继续下移,前期超买溢价仍在回吐。伊核谈判成功在即,短期在伊朗原油回归的前景下油价暂时不会立即企稳反弹,但因多头结利造成的多头平仓相互踩踏依旧加剧油价的波动。我们认为,油价在宽幅波动、短线筑顶后近期波动率有望逐步收敛。但考虑目前OPEC +仍维持原先的谨慎增产计划,且俄罗斯对外原油出口尚未恢复,巨大的供应端缺口无法弥补,油价上行的趋势很可能没有完全结束。建议继续关注黑海航运生态情况,如果维持瘫痪,对包括原油在内的多个大宗商品供应端影响依旧是深远的。

  国投安信期货原油分析师李云旭认为,委内瑞拉因自身国内经济以及政治问题,原油产量短期内难以大幅扩张,对于弥补俄罗斯原油缺口杯水车薪。短期内缓解主要寄希望于两条路径:

  其一在于俄罗斯原油出口正常化,其二在于OPEC产油国加快增产。前者的关注点在于预期差,后者的关注点则主要在于时间差。

 

  具体来看,目前原油仍处于地缘预期主导的极端波动行情之中,若俄罗斯供应受阻持续,短期内主要寄希望于OPEC+主动减产国加速增产,预计为200万桶/日,中期伊朗产量释放后可进一步弥补约150万桶/日,俄罗斯出口受阻量以及相关国家的增产时间是决定后期行情波动节奏的关键。

  今天,国外的媒体根据此前曝光出来的iPhone 14系列的CAD图纸,渲染出了iPhone 14系列的土豪金配色设计。

  iPhone 14系列取消了刘海的设计,改成了感叹号,我认为样子是比iPhone 13要顺眼不少,土豪金的颜色在国内的受众也不少,二者的结合,我相信在国内会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的。

  此外,分析师郭明錤表示,今年iPhone 14系列只有两款Pro版会升级最新的A16处理器,标准版iPhone 14和iPhone 14 Max依然是A15处理器。

 

  iPhone 14系列则配备A15、6.1英寸屏和6GB LPDDR4X内存;iPhone 14 Max配备A15、6.7英寸屏和6GB LPDDR4X内存;iPhone 14 Pro配备A16、6.1英寸屏和6GB LPDDR5内存;iPhone 14 Pro Max配备A16、6.7英寸屏和6GB LPDDR5内存。

  3月9日消息,港股恒指跌超1%,国企指数跌0.88%,红筹指数跌0.72%,恒生科技指数(4376.54, -5.78, -0.13%)跌0.71%。体育用品股下跌,李宁(61.3, -6.55, -9.65%)跌超11%领跌蓝筹,安踏跌近9%,特步跌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