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消息,雪加SNOWPLUS品牌发布一款电子换弹雾化咖啡,拓展非尼古丁品类,进军咖啡消费新蓝海。

  雪加产品团队调研中发现,咖啡消费的历史,从烘焙、浓缩、萃取,各种升级和演变,无不聚焦于更好地提取和呈现咖啡的风味和咖啡因等成分,利用电子雾化技术,雪加电子咖啡在完整保留和呈现咖啡风味的同时,更加便利有趣,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体验香醇提神解压。

  雪加电子咖啡使用的电子雾化杆是特殊设计的咖啡色系,咖啡弹外壳采用美国伊斯曼耐高温食用级产品,雪加独有的TrueFeel蜂窝陶瓷雾化技术,上万个微米级气孔同时加热,让吸入的口感更加温润顺滑、浓郁饱满;核心组件符合美国FDA 、欧盟RoHs等相关标准,电子元器件经过美国FCC认证,更加安全可靠。

  雪加电子咖啡的咖啡弹主料是天然咖啡提取物,并添加植物甘油,天然咖啡提取物增加了雾化咖啡香味的层次和复杂度,咖啡因含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每个咖啡弹可吸食约300口,提神解压的同时,对使用者的身体负担不超过实际饮用咖啡,安全无负担。

  口味方面,雪加邀请顶级咖啡师与调香师,此次发布了抹茶雪冰乐和卡布奇诺两种热门咖啡口味,满足用户对一杯咖啡的全部要求,未来还将探索更多咖啡系列的丰富口味。

  据雪加品牌创始人王飒介绍,今年四月底,雪加换弹雾化电子烟投放市场后受到广泛欢迎,销售高速增长。雪加电子烟6月份销量40万(套),七月份预计可以实现80万(套),已经跻身全球换弹雾化电子烟行业的前三品牌。

  据《中国烟草调查报告统计》,截止2017年底,中国烟民数量约3.12亿人,中国电子烟消费者占国内烟民总数的比重仅为0.6%。雪加团队认为,作为低害替烟产品,电子烟如果能在未来三年内进行替换传统卷烟,使渗透率达到15%,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行业前景,也将是公共卫生事业控烟减害的巨大进步。

  不可否认,电子烟产品因为本身的尼古丁属性,仍有不小争议,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就对电子烟对未成年潜在的风险提出了警示。

  王飒认为,雪加用低害替烟的电子烟产品服务烟民群体的同时,有义务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尤其是保护未成年人不因好奇尝试消费电子烟。

  首先,此次雪加推出电子咖啡,除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外,也希望能用电子咖啡这样的创新的非尼古丁产品服务非烟民,减少和杜绝非烟民尝试使用电子烟,产生尼古丁依赖的风险。雪加团队也希望,电子咖啡新品能帮助现有的烟民逐步减少使用尼古丁制品。

  不久前,雪加团队提出了“天使保护行动”,承担责任拥抱监管,呼吁全行业共同行动,绝未成年人接触和使用电子烟。

  在品牌创立伊始,雪加就将保护未成年,杜绝未成年人接触和消费电子烟列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产品包装、线上线下渠道、以及市场推广多个方面,采取体系化措施,力图做到:面对未成年人“零”销售,面对未成年人“零”推广,面对未成年人“零”使用,从源头减少和杜绝未成年人接触、消费电子烟的可能。

  现场,王飒详细介绍了雪加“天使保护行动”的具体措施。

  首先,雪加在官方网站和产品包装,均醒目标注“未成年人禁止购买和使用电子烟”,警示和劝阻未成年人购买和使用;其次,雪加的线上销售渠道,雪加电商团队通过大数据阻止未成年人购买,线下渠道,雪加加强对代理商、加盟店、直营店销售人员严格培训,建立抽查和违规经销商处罚机制,要求不得向未成年人售卖电子烟;最后,在雪加SNOWPLUS品牌推广中,反对暗示和鼓励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产品,避免在未成年人聚集场合举办活动,推广电子烟,倡导不在未成年人免面前使用电子烟。

  发布会现场,王飒宣布,雪加SNOWPLUS品牌与将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合发起一项青少年保护计划。

  王飒介绍,雪加团队将不断总结经验,并与各方合作,对“天使保护行动”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进行持续升级,并通过电子咖啡等新产品向非尼古丁品类的探索和延伸,鼓励烟民减少乃至戒断对尼古丁的依赖。

  王飒说,“除了不断在技术、品牌方面投入,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产品,也在持续思考,如何更好承担一个新兴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

 

  六月中旬,雪加团队宣布获得来自多家一线风投和多位个人投资人的4000万美元A轮投资。几个月来,雪加的销售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已进入国内电子烟品牌销售第一阵营,跻身于全球电子烟行业前三大品牌。

北京时间7月29日早间消息,据美国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苹果公司已经推出了五款不同的iPad平板电脑。但是根据AppleInsider最近发现的新监管文件,苹果或许将再发布两款新的平板。

  目前,苹果的iPad系列包括iPad Mini、iPad、iPad Air以及11英寸的iPad Pro和12.9英寸的iPad Pro。AppleInsider在本月初的报道称,苹果公司向欧亚经济委员会(Eurasian Economic Commission)为五款型号的平板电脑提交了备案文件,其中包括两款新型号。

  新型号的具体情况我们尚不清楚,不过AppleInsider网站猜测,新型号可能是对9.7英寸iPad的一个更新,比如之前市场传闻称今年年初即将推出的10.2英寸和10.5英寸iPad。

  1年投入100亿元流量,支持至少10万个作者成长。这是快手成立以来上第一次推出针对生产者的鼓励计划。

  7月23日在京举办的快手首届光合创作者大会上,快手高级副总裁马宏彬首度首度宣布“快手光合计划”,称快手依然坚持公平普惠的原则,同时也将以更加主动和开放的政策、更加高效的平台服务设施,与更多内容专业机构进行深⼊合作,更好地服务创作者。

  这也是快手成立以来首届以“创作者”为主题的大会,除主论坛之外,大会还包括运营、游戏内容和电商三个分论坛,合力聚焦流量扶持,促进创作者光速成长。

  以下为现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叫马宏彬,欢迎大家来到光合创作者大会。

  首先,关于快手是个什么样的产品,我相信大家读过无数种观点,今天如果抛出来快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可能讲三天三夜不一定都说得完。所以今天关于快手是什么我们谈得少一些,主要围绕快手的大逻辑和举办光合创作者大会的初衷跟大家做沟通。

  公平普惠呈现当代中国人群像

  所有人提到快手想到最多的词是公平和普惠,我们为什么强调公平和普惠?

  我去过两个创始人宿华和一笑的家乡,通过他们从小成长的轨迹,我深刻认识到公平和普惠是他们两个人心中非常坚实要追随的原则。

  比较幸运的是,在公平和普惠的大前提下,我们有了今天的发展。公平和普惠的原则下,平台里会出现很多很好玩的现象:

  由于我们给了每位生产者公平的曝光机会,这会激励到整个平台内容拍摄的多样性。快手一天1500多万的视频上传量涵盖了特别多的种类,当视频拍摄的多样性、也就是生产繁荣得到保证的时候,在另外一侧,消费的繁荣就得到了保障,我们满足了很多人观看偏好的多样性,从而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所以这是我们平台的一个总逻辑。

  快手是一个普通人的大舞台,有无数普通人因为这个平台才有机会被别人看见。我自己在快手上看捕鱼最多,基本上把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所有捕鱼方式都看了。在快手上我也见过最长钓鱼的鱼线,10公里的鱼线,一千个勾子。

  我生长在中国的东北内陆,没看过赶海。我第一次在快手上看到,那么多赶海的人,有一次我看一个赶海主播的时候发现他的背景很嘈杂,在山东省小刘庄码头一晚上就有11个人都在赶海直播。

  这张图上很多人都是从快手上成长出来的草根主播。第一个是本亮大叔,一千多万粉丝,每天晚上开直播时会有十万人看他,在鸟巢开演唱会的明星可能观众都比这个人数少一些。

  我去看他直播,发现这老大哥唱歌不太好听,那为什么这么多人坚持看他?看了几次之后你会发现,他的身上迸发出非常真实、质朴的感染力,是不一样的。我的感触是:我们要对很多人的生活保持极大的敬畏,你不知道什么事情在哪个点触动了人们心里的哪一刻。

  同样,这里有一个农民工造飞机的老铁,他在辽宁省开原市。还有一个长白山景区的管理员,粉丝快30万,我发现在友商上拍风景的基本都是机构导演,而快手上拍风景的是景区管理员。

  大家坐过很多大轮船,但见过造船的过程吗?由于快手的生产激励机制,我们发现快手上有很多水手在拍摄自己的工作生活,能完整让你看到船怎么造起来、怎么下水的。

  所以快手真的为很多普通人提供非常好的机会。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了手工耿,他前些天直播跟潘石屹pk,我给他刷了穿云箭,耿哥还以为我是潘总的人,但其实我是耿哥的人,我们就是服务于像耿哥这样的普通老百姓,也是构成社会主心骨的人。

  快手上也有很多明星,比如黄渤、谢娜。黄渤在快手上发一个东西,大家说黄渤又发朋友圈了;郭冬临一两个月就涨到一千万粉丝,潘长江来快手也很早。

  总体概括下来,我们发现众多个体和生活,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时代中国人的群像。

  我们之前一直在讲一句话,叫“记录世界记录你”,这是我们的初衷。今天来讲,我们如果作为消费者角度来看,发现在快手能看见人间烟火,有非常接地气的感受,大家在快手能看见每一种生活。

  快手的旺盛增长无任何变缓的迹象

  过去一年,在我们公平普惠激励机制下,有两亿多作者在快手上记录和分享自己的生活,两亿多人发表过作品。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大的逻辑,我们发现很有意思的现象。

  去年春节,有特别多朋友不断给我发消息,甚至有今天在座嘉宾发消息给我,问最近的竞争怎么看?问我们能不能扛得住,问业界大咖对我们的感知。我就发现是我们之前实在太低调了,所以决定站出来讲一讲。

  在我们公平普惠、重视每位生产者的原则下,快手依然保持着非常旺盛的增长。2018年12月底我们突破1.6亿,2019年5月份我们日活突破两亿,我们最近月活突破四亿整,快手每天曝光量在千亿次以上。

  我们感觉竞争的存在正让整个行业变得越来越健康,竞争让整个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在快手过去一年,包括接下来的半年,我们有信心保持更加高速的成长,因为突破两亿之后我们没有发现我们的增长趋势有任何变缓的迹象。

  因为我来自于黑龙江省,所以好多年前别人给我开玩笑说你们是不是一款东北APP?甚至当时有很多人开玩笑说快手是东北一大轻工业支柱。

  但事实上,快手在中国当前的用户分布是相对均匀的,任何一个局部区域都不可能支撑起这么大的日活和月活体量。我们在南方地区有8000多万的日活。

  公平普惠前提下我们的优秀创作者层出不穷。快手有很多垂类,让每一个创作者都有机会。

  快手上最大的垂类是纯记录生活类,很偏生活类。可能看起来就是日常的生活记录,但都非常动人真实有力量。除此之外,快手还有很多小姐姐、美食、表演、搞笑等品类,基本能有的品类快手上都有,每个垂类都有很大的机遇蕴含在里面。

  快手同时也是媒体机构的新舞台,除了普通人大舞台、明星的小生活,还有很多媒体,比如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等都入驻了快手。

  优质内容带来社交沉淀

  非遗这件事是过去一年快手反复提及的内容,快手每3秒就在诞生1条非遗视频。我在快手上看到黄土高原上有个演皮影的师傅叫魏宗富,他的皮影叫道情皮影,他直播的时候,每天晚上有几百个粉丝等着看,就像现场坐在板凳上等着他。

  用快手前,他在他们村或者镇上传播路径非常短,传播面非常窄,而现在通过快手上他有机会传播到全国,吸引来很多喜爱他的粉丝。比如我们还有秦腔、捏面人、书法等特别多这类做非遗传承的人。去年特别欣慰,魏老师因为快手收入增加了以后,新买了一辆车,我得知的那天晚上蛮感动的,甚至有点激动。

  还要谈谈游戏,快手过去谈游戏谈得比较少。但事实上快手在游戏直播方面有着中国最大的移动用户群体。2019年上半年,快手站内游戏内容发布数达5亿+,游戏直播移动端日活3500万,游戏视频日活5600万。

  快手也是优质的原创短剧聚合分发平台,每2个自制段子中,就有1个原创喜剧段子。“快手喜剧人”第二季有18亿播放量,里面有一个作者,最具原创生态作者是三锅儿,去年拍了奥特曼视频,可能大家会觉得有点山寨,但整个运镜、脚本、切换过程非常流畅,直接传播到了日本,引起原作者的注意。

  关于直播,我要举一个例子。这应该是我们史上最硬核的一场直播,三一重工粉丝只有483个的时候开直播,卖的是压路机,一小时就卖出31台压路机,每台售价35万多。

  总体来讲,刚才举了一些例子,说了一些数据。快手,其实就是通过优质内容来做社交沉淀的平台。“优质”并不一定非得是多么高大上的特点,但优质最能打动人心,所以也因此,在快手上形成了比较好的社交沉淀,同时基于不同的兴趣或地域,我们可以做很多形式的内容变现。

  创作者在快手收益超200亿元

  关于快手的创作者变现路径,我必须单独强调一下,这是快手作为创作者平台一个特别不一样的点——就是我们非常拥抱私域流量:快手关注页有极大的访问量。在私域流量的加持和支持下,快手有更强、更多元的变现方式吸引优质生产者。

  去年一年,快手上的创作者收益超过两百亿元,扎扎实实的两百亿元,而且我们只是写了两百亿+,但实际上加了蛮多的,通过直播、电商、广告、内容付费,给生产者提供了很大的收益。

  一直有人有疑问,为什么这种竞争态势下,快手有这么快速的发展。我刚才所提到的公平普惠是很重要的点,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跟用户在分成利益共享上非常的慷慨简单。

  很多人都说“感谢快手官方”,事实上有非常多用户愿意跟平台紧密在一起,我们希望他们变好,他们也希望整个平台变得非常好。

  过去一年在快手上,有1600万+个用户通过快手获得了收益,也反映了我们公平普惠的价值观。

  今天也是《快手创作者生态报告》正式发布的机会,关于报告中的一些关键数字我基本也讲完。剩余的时间我说一说与整个光合创作者大会相关度更紧密的事。

  100百亿元支持10万创作者成长

  总体来讲我们是开放流量、光速成长。光合计划,是我们历史上第一次推出的对于生产者鼓励的计划,我们希望拿出一百亿元的流量,来支持至少十万个优质创作者的成长加速。

  提到这点,这两天我接到很多人的提问,问这件事和公平普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你们是不是放弃了公平普惠的初衷?

  完全没有,快手仍然坚持公平普惠的原则,公平普惠对所有人,也包括机构生产者也包括很多MCN。但这不妨碍我们非常开放的与内容专业机构进行深入合作。

  我们还是会坚持公平普惠原则,这个大原则没有变化,因为是它让我们走到了今天,而此刻快手是抱着更开放的心态来合作。

  目前已经有特别多专业机构加入了快手,最近我们做了个统计,涵盖20多个垂类的800多个机构、8000多个帐号加入到快手平台中,积累了18.5亿粉丝量,他们平均每周涨粉1000多万,有2000多亿播放和64亿赞评,你能感受到生态蓬勃的力量。

  在光合计划里,还有一部分跟在座的媒体朋友相关,是媒体号快UP计划,三大举措服务媒体融合,未来一年,我们会在内容支持、流量扶持、商业化赋能三方面,助力至少1000个媒体号实现私域流量变现,100个百万粉丝级优质媒体号年收入超过100万元,在100个城市推动100个媒体号开展直播、电商或知识付费等业务。

 

  非常感谢大家来到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的现场,这是一个开始,开始的过程中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希望大家和快手一起把握住难得的机遇。谢谢大家!

(原标题:6199元! 华为首款5G手机“官宣”价格低于预期,你会买吗?)

 

7月26日,华为首款5G手机Mate 20X 5G版在深圳坂田基地发布。据介绍,Mate 20 X 5G版定价6199元,较中兴天机Axon 10 Pro略贵,但仍低于预期。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希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5G手机的定价较之前预期稍低一些,不过近一两月我们也了解到今年5G手机平均就在5000多元。”

目前华为、中兴的5G手机均已正式发布,vivo等品牌的5G手机也正蓄势待发,5G手机的陆续发布能否带来一波换机潮呢?综合多家机构预测,5G手机出货量将会在未来几年快速提升,但今年的量不会太大。

5G时代华为多线布局

据介绍,华为Mate 20 X 5G版集合了目前华为最高配置,除了搭载巴龙5000和麒麟980,支持NSA及SA双组网外,Mate 20 X 5G版还支持双卡双待。另外,5G功耗较4G更高,Mate 20 X还配置了石墨烯+VC液冷散热系统,更好散热。

此前曾有人质疑,为何华为会在旧款机型上推出5G款。记者注意到,不止华为,vivo、小米等均使用的已发布的机型,而OPPO是在新机Reno上推出的5G款。为何多数厂商没有重新为5G设计一款新机呢?

王希认为,其实不是按照新旧机型这么分的。“可以看到目前搭载5G的机型相对都是厂商最大号的机器,这是为了内部结构好排布。”

实际上,除了当天发布的Mate 20 X5G版外,华为还有另外一款5G手机——配置首款折叠屏的Mate X,5G与折叠屏两大创新元素叠加在一起,让消费者对Mate X更加期待。据多家媒体报道,华为将在8月9日的开发者大会上公布Mate X在国内的发售时间。

今年2月,华为在2019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了Mate X,8GB+512GB版本售价为2299欧元(约合17500元人民币)。据悉,Mate X在国内的起始售价预计将低于万元。

华为已经在为Mate X上市做准备。7月21日,工信部入网信息显示,华为Mate X入网日期为7月15日,除了支持传统的网络信号,还支持5G NSA和SA两种组网方式。

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上,华为共有4款5G手机获得了3C认证。

5G手机今年对大盘影响小

5G商用的来临搅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目前华为、中兴5G手机已面世,vivo也称5G手机将在8月上市,OPPO则在几月前招募了多位体验官试用5G新机。对于5G手机的期待,厂商一点没比消费者少。

天风证券研报称,从二季度情况看,消费电子公司业绩普遍存在下滑迹象,但是部分公司依旧实现同比高增长,市场份额争夺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三季度消费电子将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同时,5G终端换机周期到来,明年将进入增长期。

券商分析师对于5G的预期较为一致。华创证券分析指出,随着下半年5G建设全面铺开,明年起有望迎来新一波智能手机5G升级和换机热潮。从射频天线等核心环节工艺材料数量显著升级,到5G手机功能创新拉动相应零部件变革,消费电子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成长期。

多位分析师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5G手机的量不会太大,对于整体大盘的影响很小。IDC预测,2020年5G手机出货量占整体手机的12%左右,今年出货量仅为10万到100万量级。

而据Strategy Analytics预测,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从2019年的200万台增加到2025年的15亿台,年复合增长率为201%。

而目前来看,5G手机的量产已经不成问题。华为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接受采访时称,对于5G,华为已经做好准备了,(销)量主要看运营商,要多少我们都可以提供。

  原标题:华为收入超过阿里巴巴、腾讯总和,利润率不及腾讯一半,任正非:还是赚多了

  摘要:对于未来的战略投入降低了华为利润率,但这也是任正非的明智之处。

  华为在今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继续提升11位至61名,考虑到其巨大体量,提升如此之多实属不易。

  按照收入而言,华为在2018年收入达到1090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明星公司阿里巴巴(182位)与腾讯(237位)之和,二者收入分别是561亿美元和472.7亿美元。

  按照利润而言,华为在2018年利润为89.5亿美元,阿里巴巴利润为130.9亿美元,腾讯则为119亿美元。

  但就利润率而言,华为仅为8%,而阿里巴巴为23%,腾讯则是25%。简单来说,华为利润率不及互联网公司一半。

  不可否认,硬件制造企业的利润率远不及平台型互联网公司。华为本质上来说是一家生产、销售的硬件公司,无论其手机或运营商基站产品都拥有固定成本,而互联网公司则更多是人力、带宽等成本。

  即使这样,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今年5月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还是表示:“华为赚的钱太多了。”同时他认为,华为对于战略的投入不够。“我们战略投入多一点,今天的困难就少一点。”

  就大背景而言,华为过去一年一直在遭遇挑战。

  今年6月,任正非在面对美国媒体时预测,华为在2019年有可能面临营收下降300亿美元的挑战。不过随后他又补充道:“我看到我们(华为营收)还在增长20%。我们只是预测会出现下降,但是现在还没有出现下降。到底年底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我们还不肯定。但300亿美元的下降,对我们来说是很小很小的事情。” 任正非强调,目前华为消费者业务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已经在回升。

  也是为了应对这种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华为正在对未来投资。腾讯已经是中国乃至全球投对于研发投入极大的公司,华为无论从投入金额绝对值还是研发与收入占比,两者均高于腾讯。

  去年华为的研发总额高达1015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14%。根据普华永道在去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的统计,在2018财年(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腾讯研发投入为27亿美元(185亿人民币),约占其该财年总收入7.3%。

  在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最高的两家科技公司是苹果(11位)、三星电子(15位),而在研发投入方面,华为高于苹果,略低于三星的1060亿元。

  华为表示:公司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2018年华为从事研发的人员有8万余人,约占总人数的45%。

  根据公开信息,2018年全球研发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全球总共四家分别是华为、三星、谷歌和大众,这四家的研发投入分别达到1015亿、1060亿、1055亿、1035亿。

 

  这或许正是任正非的明智之处:较低的利润率换来的是人才与技术的储备,以应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