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美元/盎司、1400美元/盎司、1500美元/盎司,今年5月下旬以来,国际金价一路攀升,并于9月4日达到1557.11美元/盎司的高点后稍稍回落。9月中下旬以来,国际金价开始在1500美元/盎司附近波动盘整。

  在金价高位盘整之际,普通投资者是买入还是卖出?10月7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京城部分黄金卖场一探究竟。

  在菜百首饰,虽然商场在装修,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依旧高涨。记者走访后发现,菜百的黄金饰品按照黄金项链、儿童饰品、转运珠、投资金条等分了多个销售区域。在每个区域都有许多市民选购、试戴、问询等,多个柜台达到拥挤的程度。

  菜百一位营业员对记者表示,10月7日的足金价格为398元/克,千足金价格为408元/克,几个月来一直在涨,很多消费者有“买涨不买跌”的想法,另外饰品属于节日刚需,十一期间黄金饰品销售火爆。

  “很多顾客利用长假来选购饰品,不少准新人则利用长假时间来选购婚戒等。庚子鼠年贺岁金银条已经开始接受预定,不过鼠年贺岁金条的样式以及价格目前还没有接到通知,大概要11月份知晓。”上述营业员进一步介绍道。

  一位刚买了一个黄金吊坠的年轻女士对记者说:“春节就选中了这款吊坠,当时想等降价再买,可惜半年过去了,每克价格反而涨了60多元,今天果断买下了。”

  打折促销,是“十一”黄金周金店惯用的招数。另一位营业员告诉记者:“10月1日-7日,购买黄金、铂金、K金等饰品每累计消费3000元即返30元,不少市民趁着十一活动购买。”

  除了黄金饰品,记者观察发现,来选购投资金条的消费者也有不少。

  一位男士对记者表示:“买投资金条超过5年了,今天小额补仓,看重的是投资金条的保值、增值空间,长期看来,我认为会是上涨趋势。”

  在投资金条区域,有营业员介绍称,当天投资金条的价格为352元。购买100克以下每克收取10元手续费;购买100克以上每克收取8元手续费。今日金条回购价格为基础价减去2元/克。中国黄金生肖金条手续费为24元/克。

  “不过,与黄金饰品销量大涨相比,国庆节期间投资金条销量只能说中规中矩。”该营业员表示。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黄金现货价格频频上涨,投资者热情不减,主要是因为国际金价大幅上涨,且有长期上涨的预期。与此同时,黄金可以有效对冲货币的汇率风险。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黄金价格主要受三个方面原因影响,一是全球负利率来袭;二是避险情绪强烈;三是美元信用体系受到挑战。

 

  张瑜认为,短期来看,四季度避险情绪还会加深。长期来看,黄金价格超过2011年9月份1900美元/盎司的历史高点有过半的概率。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文/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安青松

  

 

  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是当前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日前,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构建良好市场生态,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韧性和服务能力,使其真正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进一步确立了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担当和时代使命。

  构建良好市场生态,是新时期我国资本市场担当使命的关键举措。我国资本市场经过29年的持续发展,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市场体系,聚集了各个领域的优秀企业,股票、债券、期货市场规模已跻身世界前列,与国际市场的关联度日益密切。但是,应当清醒认识到,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成熟的投资者、不完备的基础制度、不完善的市场体系、不适应的监管制度同时存在,良性发展的市场生态尚未形成。

  资本市场是一个内涵丰富、机理复杂的生态系统。市场体系与上市公司结构的协同发展,产品体系与投资者结构的协调发展,投融资功能与场内外市场的均衡发展,防范风险和激励创新的包容发展,体现出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有机联系;政府部门与执法部门形成合力优化发展生态,保荐承销、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勤勉致力优化中介生态,媒体以增强市场“信息+信心”为己任着力优化舆论生态,市场主体以诚信、合规、专业、稳健为信念努力优化文化生态,形成“大制不割”的良性循环,共同构成资本市场行稳致远的根本保障。

  构建良好市场生态,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逻辑是让历史为理论服务,我们更需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从29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100多年现代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真相中,去认识和把握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熟悉按市场规律办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国资本市场29年的发展实践表明,尊重市场放松管制,尊重规律宽严相济,尊重专业守正创新,市场导向扶优限劣,强化监管兴利除弊,是构建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生态的基本经验,也是贯通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

 

  以构建良好市场生态,作为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的目标,体现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将有力促进形成投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资本市场良性发展生态。

  今日上午沪指小幅震荡,3000点失而复得,创指冲高回落,小幅上涨,高铁概念高开高走,强势上涨,领涨两市,板块内9股涨停,消费电子概念表现活跃,涨幅居前,茂硕电源涨停,新能源汽车概念掀涨停潮,力帆股份等7股涨停,软件、芯片等科技股冲高回落,浪潮信息涨停,银行、保险、证券等大金融板块表现疲软,集体下跌,昨日表现较为强势额的军工板块,今日跌幅居前。

  截至中午收盘:沪指涨0.17%,报3004.48点;深指涨0.15%,报9866.71点;创业板指数涨0.10%,报1707.27点。

  板块方面:非汽车交运、高铁、消费电子等板块涨幅居前,高送转、中船系、国防军工等板块跌幅居前。

  外围情况:美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微软大涨近2%收历史新高。截止收盘:道指跌0.19%,报27094.79点;纳指涨0.07%,报8182.88点;标普500指数收平,报3006.79点。科技股涨跌互现,受400亿美元回购计划消息刺激微软领涨科技股,收创历史新高,奈飞、Uber跌超1%,苹果跌0.8%。中概股虎牙涨超7%、蘑菇街涨超5%、唯品会涨超2%,趣头条跌超6%。

  消息面上: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关顶层设计正在制定。2、富时罗素及标普道琼斯公司指数调整今日生效,预计将为A股带来51亿美元被动增量资金。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4、生态环境部:加大对黄河流域治理的支持力度,加快重点工程实施进度。5、改革后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将在今日迎来第二次报价。6、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路线图发布,17家市场竞争类国企成为整体上市重点。7、华为正式发布华为Mate 30系列智能手机,折叠屏手机Mate X将在下月中国区发货。8、经合组织将2019年全球增长预测从3.2%下调至2.9%。

  神光财经观点:今日上午沪指小幅震荡,3000点失而复得,创指冲高回落,小幅上涨,高铁概念高开高走,强势上涨,领涨两市,板块内9股涨停,消费电子概念表现活跃,涨幅居前,茂硕电源涨停,新能源汽车概念掀涨停潮,力帆股份等7股涨停,软件、芯片等科技股冲高回落,浪潮信息涨停,银行、保险、证券等大金融板块表现疲软,集体下跌,昨日表现较为强势额的军工板块,今日跌幅居前。目前股市大环境不好,很难有大的行情,所以大家尽量选择优质个股波段操作为主,切不可盲目追高,在回调初期,也不可轻易抄底。

 

  巨丰投顾认为大盘8月中旬后在一系列政策利好刺激下结束调整,重拾升势。创业板逼近年内高点,上证指数走了200点的单边上涨行情。周一降准正式实施,金融股高开低走带动市场展开调整。周四华为概念股全面走强,带动创业板涨逾1%。周五市场窄幅震荡,铁路基建、华为概念、ETC等板块强势上涨,券商为首的金融股表现低迷;预计沪指夯实3000点后将继续上行,建议关注绩优超跌股和政策利好驱动的板块轮动机会,切莫轻易追高涨幅过大品种。

  新浪美股10月3日讯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高级官员称,美国将对欧盟产品征收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计划最早于当地时间周三晚间公布一份产品清单,关税将于10月18日生效。这些官员说,美国计划对欧盟飞机征收10%的关税,对农产品和其他产品征收25%的关税。

  此前WTO对“美国诉欧盟补贴空客案”做出终裁。世贸组织将允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每年最高75亿美元的欧洲产品征收关税,以报复欧盟对空中客车的非法补贴行为。

  欧盟贸易专员Cecilia Malmstrom早些时候回应WTO的裁决称,美国新的关税将是“短视和适得其反的”。她为欧盟征收报复性关税敞开了大门。

  美国官员说,欧盟“没有根据”对计划征收的关税进行报复。双方计划于10月14日举行贸易会谈。

 

  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谴责他所称的欧盟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他还威胁要对从欧洲进口的汽车征收关税。今年5月,特朗普政府将这些关税推迟了至多6个月。

  原标题: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今日落地 谁将受益?降准之后还有啥?

  中新经纬客户端9月16日电 (张澍楠)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央行决定于今日(16日)起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今年1月后,第二次宣布全面降准。

  “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双箭齐发

  在国常会议提出要“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两天后,降准来了。9月6日,央行宣布将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外,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该负责人还称,此次降准可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

  这是央行2019年内第三次降准,也是第二次全面降准。今年1月,央行宣布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5月,央行决定对聚焦当地、服务县域的中小银行,实行较低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

  兴业银行(17.830, -0.06, -0.34%)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此次降准力度有3点超预期之处:一是未提及降准后到期MLF不再续作,这意味着9月到期的MLF仍可能缩量续作;二是同时宣布全面降准与定向降准,释放资金量达9000亿;三是虽然降准时点与9月税期重合,但9月并非缴税大月,缴税对于流动性的冲击是暂时性的,降准释放的却是长期资金。

  东北证券(8.940, -0.06, -0.67%)研究总监付立春对中新经纬客户端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LPR市场化改革一起成为央行进行调控的主要工具。降准或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对冲工具,为了应对复杂化的国际环境以及潜在的经济风险,预计未来降准仍有空间。

  中信证券(24.420, -0.29, -1.17%)研报认为,定向降准选择省内经营城商行,既旨在解决流动性分层问题,有助于实现流动性精准投放。另外,此次选择省内经营城商行降准亦是正向引导区域性银行聚焦当地,预计郑州、青岛、西安、苏州银行(10.750, -0.11, -1.01%)有望享受此次定向政策。

  如何影响股市、楼市、债市

  股市方面,中新经纬客户端梳理发现,2018年以来已施行5次降准,前4次降准正式生效当日,A股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以绿盘报收。2019年的首轮降准分两次完成,生效当日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以红盘报收。

  万和证券认为,目前,市场对后续MLF利率调整仍存一定预期,叠加政策利好、流动性环境等多重有利因素,A股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有望延续。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也认为,降准将利好股市。从总量来看,降准释放流动性,利率下行,资金严控流入房地产,有助于股市上涨。

  楼市方面,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此次降准,符合预期,对于房地产行业也释放积极信号。

  他表示,今年下半年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判断总体是以悲观为主,包括LPR政策,实际上最后的结论也会认为房贷利率只会上升不会下调。但此次降准说明了稳定经济比过去的去杠杆更加重要,而房地产业本身也会继续扮演稳定经济的角色。

  严跃进还称,降准后,对于银行的流动性有较大支持,同时也有助于后续银行贷款政策的宽松化。由于10月份要推行新的LPR贷款定价机制,所以部分城市基点或有所上调,但相对来说,银行更有意愿积极放贷,这对楼市的贷款也是利好。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分析,历史看,只要降准,对于房地产来说肯定是利好,能缓解资金面压力。但在当下针对楼市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利好有限。

  “降准肯定能够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对于购房者来说,房地产贷款对于大部分银行来说依然是优质信贷业务。降准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楼市喘气,但难以避免,楼市将有所获益,市场有望平稳。”张大伟如是说。

  对于债市,海通证券(16.260, -0.28, -1.69%)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受制于短端利率稳定,近一个月10年期国债利率在3%的阻力位难以突破。此次降准有利于带动短端利率下行,从而打开长端利率下行空间。

  东吴证券(10.530, -0.06, -0.57%)表示,综合来看,央行此次降准和国常会基调一致,货币政策后期仍将维持宽松态度,同时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依旧不是大水漫灌,其重点仍在降成本、调结构上。因此,仍然看好四季度债券市场。

  降准之后还有什么?

  2018年以来,“利率双轨”现象仍然明显,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已显著下行,但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仅微幅下行,距离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的目标尚远。

  在降准已至而9月是否通过MLF“降息”尚不可知的时间里,市场期望通过央行的每个公开市场操作判断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中财期货认为,降准之后,中国央行9月仍然大概率会跟随美联储小幅降息。9月美联储大概率降息25基点,小概率降50基点。预计中国央行将调低MLF利率10基点以内,从而带动LPR利率下行。

  中财期货称,央行降息的必要性在于实体经济下行压力颇大,仅通过降准并不能有效刺激银行放贷和实体信用扩张,所以有必要通过降准、降息相配合的方式,双管齐下,以提高政策效果。而且,这也可能是宽松周期的开端。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9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的组合超预期,但市场在9日央行没有续作MLF后反应平淡。相比于2018年以来的历次降准后的利率走势,本次超预期降准政策后市场反应平淡主要原因在于对后续政策的担忧。一方面,全面降准后降息概率是否下降?另一方面,若降准后MLF都不续作,降准的实际宽松效果可能有限。

  明明分析,短期内MLF不续作原因在于避免短期流动性重叠,但7月起流动性缺口再现,仍需中长期流动性供给。值得一提的是,MLF还肩负着利率定价的功能,如果降准“挤出”MLF操作,那么利率市场化将很难推进。同时,降准导致的央行被动缩表仍然难以推动银行扩表,要驱动银行扩表还需要其他监管政策、产业政策等配合。

 

  中国民生银行(6.100, -0.07, -1.13%)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新经纬客户端称,在降准基础上,降息仍有空间和必要,要通过新的LPR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他预计,9月20日,LPR一年期报价利率或将下降5基点至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