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4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波音(137.74, 2.77,2.05%)计划将787梦想飞机的产量削减约一半,并将在发布一季度盈利报告时宣布一次裁员。

 

  该报道称,波音商用飞机系列的生产变化细节仍在敲定中,并将通过裁员和工龄买断等来确定将要被裁减的岗位数量。

  原标题:暴涨250亿!阿里健康开放线上预约核酸检测,今年已累涨110%,市值超小米

  在全面出击抗击疫情的亮眼表现背后,是阿里健康的全面升级。

  好消息,新冠核酸检测可以线上预约了。

  阿里健康再放战“疫”大招,联手美年健康、迪安检测开设全网新冠核酸检测平台。用户只要在淘宝或天猫平台上下单便可预约检测地点与时间,检测后最快24小时内就能拿到电子报告。这也是阿里日前启动的“春雷计划”中,助力全社会打赢抗击疫情“下半场”的重要创新举措之一。

  受此消息提振,4月22日,阿里健康股价再创新高,现已超越小米集团。

  阿里健康推出

  线上预约新冠核酸检测服务

  为助力企业便利复工复产,且鉴于防控呈常态化趋势,4月21日,阿里健康宣布,已联合美年大健康天猫旗舰店、迪安健检天猫旗舰店等,面向淘宝全网消费者推出在线预约新冠核酸检测的服务。

  线上预约十分简单方便,只需三步:

  1. 用户在淘宝或天猫app上搜索“新冠核酸检测”,选择预约地点与时间后下单;

  2. 用户到指定检测地点进行核酸检测;

  3. 检测结束后,用户最快24小时内即可获取电子报告。

  目前,北京、杭州、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深圳、西安、温州、济南10大城市的居民,自昨日(4月21日)起,就可以在淘宝或天猫搜索“新冠核酸检测”,进行在线预约了。

  此外,阿里健康表示,本周内还将有28座城市上线这一服务,包括:东莞、佛山、福州、贵阳、哈尔滨、合肥、嘉兴、金华、昆明、南昌、宁波、青岛、衢州、厦门、绍兴、沈阳、石家庄、苏州、随州、台州、天津、无锡、武汉、新乡、扬州、长沙、郑州、重庆。

  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股价连创新高

  受该消息提振,昨日阿里健康(0214.HK)市值大涨268亿港元,盘中最高涨幅达14.18%。

  截止收盘,阿里健康报18.94元/股,当日成交额为9351万,最新总市值达2450港元。已超过小米集团(1810.HK)最新2434亿港元的市值。

  而同样是“互联网+”医疗赛道的平安好医生(1833.HK)也有较大涨幅。

  截止收盘,平安好医生上涨7.20%,报收114.7港元/股,最新总市值为1224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还有,年初至今,阿里健康已上涨110.44%,平安好医生涨101.76%,涨幅均超过100%。

  阿里健康组织再升级

  而在全面出击抗击疫情的亮眼表现背后,则是阿里健康的全面升级。

  自阿里健康2月80亿收购天猫医药相关业务后,3月更是大胆换帅。

  3月15日,阿里健康宣布最新一轮组织升级,公司董事会委任朱顺炎担任首席执行官(CEO)、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阿里健康现任董事会主席吴泳铭将以非执行董事身份继续在董事会任职;而阿里健康现任首席执行官(CEO)沈涤凡则将重新加入阿里巴巴集团。

  阿里方面表示,朱顺炎同时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创新业务事业群总裁,在领导创新业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这将为阿里健康的下一步发展带去更多创新思维,形成更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助力加速全社会医疗健康领域的数字化“新基建”。

  除此之外,支付宝3月上线的医保电子凭证,也是阿里系大健康领域重要里程碑。

  支付宝于2020年2月11日在杭州市上线支付宝健康码,并于2月17日公告将在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的指导下推广上线全国统一健康码系统。随后3月16日,支付宝进一步上线由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统一签发的全国医保电子凭证服务。

  这是在国家全面推广应用全国医保电子凭证的背景下,支付宝迅速上线的全国医保电子凭证服务,不仅体现了阿里系内各项资源的高效协同效果,更使阿里健康实现快速寻求省级政府合作的目标,成为“互联网+”医保服务的受益者。

  截至目前,在技术创新的加持下,加上早期以医药电商业务为代表的药品流通网络 ,阿里健康的业务已经形成了区域医疗云、医疗人工智能、互联网医疗、药品流通网络、药品追溯系统、电子健康档案六大板块。

  机构:“互联网+”医疗时代已开启

  广大证券认为,疫情推动互联网医疗需求激增,2020年或成为行业拐点之年。需求端的培育同样关键,本次疫情极大推动了互联网医疗行业需求增长,有望进一步丰富互联网行业多种业态、强化消费者问诊和购买习惯,催化配套政策出台。疫情期间医药电商和在线诊疗平台流量增长迅猛,多种模式均受益。我们认为在政策推动及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行业有望于2020年迎来多重催化,行业加速发展的拐点即将到来。

  随着医疗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医疗信息化服务公司有望承接更多建设订单。另一方面,消费者远程问诊和购买习惯有望得到强化,政策驱动下“互联网+医疗”生态有望得到闭环,流量资源有望进一步丰富,流量变现概率增加,头部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

  国盛证券指出,“互联网+”医疗时代已开启,政策连续推出支持“互联网+”医疗的制度确立和配套支持,相关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报销,将直接带来互联网医院平台流水的高速增长;医保直接结算以及创新配送方式,也将直接拉动处方外流市场分成变现。

 

  同时,医保局成立将加快医院信息化互联互通建设,全国医保局信息化与医疗大数据标准化的建设,在DRGs大势所趋下,“互联网+”医疗趋势将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进程。

  北京时间22日消息,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老牌零售巨头梅西百货(5.22, -0.09, -1.69%)正采取极端措施以避免类似破产这样的可怕后果,试图通过债务筹集数十亿美元资金,以渡过新冠病毒危机。

  美国财经媒体CNBC援引知情人士称,这家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正寻求通过债务筹集至多50亿美元资金。该公司将寻求利用其库存作为抵押,筹集30亿美元资金,再利用其房地产作抵押筹集10亿至20亿美元。不过,该公司不打算抵押其在纽约先驱广场的旗舰店。

  知情人士强调,申请破产不是梅西目前考虑的重点。不过,这家在财政上一向保守的公司决定背负数十亿美元的债务,这表明了它面临的压力,因为其商店已经被迫关闭,收入已经枯竭。

  本月较早时,梅西百货被移出了标普500指数,成为标普小盘股600指数的一部分。2019年,梅西百货股价累计大跌45.60%,是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差的零售股。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关店潮加剧了该公司的困境。

 

  今年迄今为止,该股又下跌了近70%,其市值仅剩16亿美元左右,而2015年该公司市值曾达到240亿美元的高峰。

(原标题:消息称5G版iPad推迟至明年:今年苹果将入门iPad提升至11寸)

据外媒最新报道称,由于疫情影响,苹果不得不将支持5G网络版本的iPad Pro推迟至明年,不过新款iPad Air却是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由于这款新平板不仅是首款支持5G的iPad,也是苹果第一款搭载最新Mini LED显示技术的产品,市场对其销售高度期待。

报道中还提到,上述新机由鸿海、仁宝分食代工订单,机壳由可成供货,触控双雄GIS、TPK供应触控面板,新普提供电池。

苹果原本打算在今年为iPad Pro和MacBook Pro带来mini-LED,但由于疫情的延迟,这些计划已经转移到2021年。此前,郭明池曾表示,苹果将在今年发布一款14.1英寸的MacBook Pro,同时发布12.9英寸的iPad Pro、27英寸的iMac Pro、16英寸的MacBook Pro、10.2英寸的iPad和7.9英寸的iPad mini。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消息称,苹果正在开发一款新的23英寸 iMac,可能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第三季度开始量产。苹果上一次更新iMac是在去年3月,带来了新的第九代英特尔处理器。

一种可能是,23英寸的iMac的物理尺寸与现有的21.5英寸机型相同,但边框尺寸有所减小。iMac早就该进行一次设计上的更新了,这将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改变,在相似的物理尺寸下提供更多的屏幕空间。

  新浪数码讯 4月21日早间消息,据外媒macrumors报道,推特爆料者Jon Prosser今天分享了新的图片,这些图片疑似是苹果未发布的“ iPhone 12”的设计示意图,其“刘海”比当前带有Face ID的iPhone 要更小。

  第一张图片看起来像一张CAD插图,这类型的插图有时会从苹果的供应合作伙伴处泄露。第二张似乎是基于第一张的原型图,并画出了“刘海”中所容纳硬件的细节。

  为了获得更紧凑的空间排布,经过重新设计的硬件布局使原深感相机(TrueDepth)的环境光和距离传感器位于更中心的位置,iPhone 扬声器则位于手机的边框上方,而不是位于手机的边框之间。

  图片中均未显示麦克风的位置。Jon Prosser认为,它没有被标记是因为要强调其它硬件,麦克风实际上位于扬声器旁边。

  目前很多证据都在暗示,下半年发布的新 iPhone 的“刘海”很可能收窄,这或许是新机外观最大的变化之一。

  著名苹果分析师郭明池曾预测,到2020年至少会有一部新的“ iPhone”配备较小的前置摄像头,以改善屏幕与边框的比例,最终使正面的缺口更小。最近,彭博社记者马克·古曼(Mark Gurman)的消息也证实了这一传闻。

 

  参考以往的爆料,这张图片的可信度还是较高的。预计苹果今年将提供四种尺寸不同的四款iPhone:5.4英寸的iPhone,6.7英寸的iPhone和两台6.1英寸的iPhone。根据往年的经验,苹果将在今年9月发布高端的iPhone 。